香港人認識高斯,都是因為張五常。張五常經常在他的文章提及高斯,對這位亦師亦友的經濟學家推崇備至,曾說「將來的歷史會認為整個20世紀對經濟思想有最大影響的兩個人物,是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和高斯」。
高斯其實不是張五常的博士論文導師,但思想上卻可稱是他師傅。張五常自言曾一次又一次細讀高斯經典論文《社會耗費問題》三年,每次讀後反覆思索,1967年到芝加哥大學任職時,第一要事就是拜訪高斯,自我介紹後高斯問他那篇文章說甚麼,張五常答是說「合約的局限條件」,高斯說:「終於有人明白我了」,兩人就結成好友。
高斯常向其他經濟學家說,張五常是最明白他的經濟思想的人。張五常他的博士論文《佃農理論》中,雖沒引用《社會耗費問題》一文,經濟學界卻都認為是高斯定律的應用典範。
張五常說高斯的最得意軼事,是1960年高斯、佛利民、史德拉(George Stigler)等十大經濟學大師一次辯論,辯論政府應否介入或用其他手段介入,阻止工廠污染,高斯獨排眾議,力陳可用界定產權來解決,在場者都認同最後只有他在這場辯論屹立不倒。張五常指當晚參加辯論的醫學經濟大師嘉素(R. Kessel),多年後對他說:「經過這一晚後,我知道高斯是本世紀對經濟制度認識得最深入的人。」
本報昨天嘗試聯絡張五常談一談高斯死訊,但至截稿時仍未獲回應。
《蘋果》資料室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