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高斯留給中國的忠告 - 丘亦生

金融雲端:
高斯留給中國的忠告
- 丘亦生

讀大學時,有幸上過張五常的課,必定不會錯過他娓娓道來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高斯(Ronald Coase)的惺惺相惜。在大教授的繪影繪聲下,高斯恍如絕頂武林高手,處理經濟疑難時往往可以像切洋蔥般層層撕開,直達問題的核心,想前人之未想。昨日得知高斯以102歲的高齡走了,加上年初另一產權經濟學開山祖師艾智仁(Armen Alchian)仙遊,難免予人哲人其萎的感覺。
高斯以解釋公司的性質,引入交易費用的概念,以及大名鼎鼎的高斯定律而聞名於世。有修過經濟學的,恐怕都會聽過他的理論。他晚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尤其關心,去年以101歲的高齡,與學生王寧聯合發表的著作《變革中國》(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是其畢生最後一本著作,可說是留給中國的最後諫言。

盼思想解放不是大隻講

不要以為,《變革中國》又是另一本歌頌強國成就,估計中國哪一年會成為甚麼甚麼第一之類的呃like書。他在書中最想表達的,竟然是希望鄧小平30多年前所說的解放思想,不要大隻講,講咗當做咗,而是要讓思想切切實實的自由流動,互相沖激,不設限制,讓思想的交流儼如自由市場。
有中國太空之父稱號的錢學森,在2009年臨終前,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甚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高斯認為,這條問題恰好反映了內地思想市場的缺乏,而這狀態已令今時今日的中國市場經濟險象環生,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最嚴重的樽頸。
內地企業的產品雖然行銷全球,但卻無法建立出全球知名的品牌,淪為「沒有產品的生產」,正正是因為人民的創造力還遠沒有被釋放,限制了中國經濟增長的質素提升,只能夠一味追求數量。
高斯認為,一旦思想得以解禁,將會大大刺激創業的精神及降低市場機制的運行成本,可以帶來的潛在經濟收益,將會遠遠高於八十年代初張五常所預測,中國走向市場經濟可以取得的成就。

思想自由能促社會和諧

思想及資訊的積極交流,不獨有經濟意義,也有其政治含義,可以深化政治改革。雖然高斯認為,一個蓬勃的思想市場,並非只能在多黨制政府下產生,但他亦認為不能否認,思想市場和民主之間的緊密關係。
思想自由流動,也是社會和諧不可或缺的基石。雖然思想解禁會令大量的批評及建言湧現,但同時亦滋養尊重及包容,而尊重及包容,正正是對偏見及教條最有效的解毒劑。
高斯所看到的發展樽頸,內地的話事人似乎看不到,否則不會加強思想箝制,把敢言的網絡名人一一拘捕收監,把維穩預算定得比軍費還要高,這也是為何對中國模式升級至2.0感到悲觀的,大不乏人。
想到高斯處於生命盡頭時的苦口婆心,恐怕會付諸流水,能不扼腕再三。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