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爆料 銀監叫加快撇賬 有利活化資產 重新上路

內銀爆料 銀監叫加快撇賬 
有利活化資產 重新上路

【本報訊】內銀股上半年核銷不良貸款力度,明顯較以往加大,據悉,多家大行管理層在分析員會議上皆透露,中銀監政策鼓勵銀行加快透過核銷(即撇賬)、清收、打包等方法,清理積壓壞賬,騰出空間搞活資產,亦使不良貸款率不會回升太急,此舉與國務院提出「盤活存量」的優化金融發展方向,互相呼應。 
記者:劉美儀

證券界表示,若非加大核銷壞賬,6月底內銀不良貸款率,按季增幅應較公佈水平為高,內銀累積核銷壞賬經驗,既有助抵禦經濟若再放緩、不良貸款顯著回升時的防險部署,長遠亦有利內銀活化資產、清收壞賬「重新上路」。

上半年撇賬升43%

瑞穗證券亞洲銀行研究主管兼執董安彤善表示,上半年各內銀加大壞賬核銷,建行管理層在分析員會議上,有提及此舉配合監管當局鼓勵加快核銷的政策。
一歐資行金融機構研究主管指,上半年9間H股內銀股,合計撇銷壞賬約28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下半年的196億元比較,半年升幅達42.9%,但他認為核銷工作仍處「熱身」階段,因內銀一向較少以商業化方式處置壞賬,內地亦無破產法,故核銷剝離涉及複雜的技術安排。
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顏湄之表示,國務院已訂下「盤活存量」政策,依此精神,內銀「多做些(壞賬)核銷」,讓不良貸款低下去,「是正常做法」;至於核銷壞賬後,是否有利銀行錄得回撥,對銀行盈利帶來正面影響,她說要視乎原來撥備是否足夠,若已足夠便有回撥,否則或要增加撥備。

藉證券化清除壞賬

另一中資證券研究主管說,監管當局認為內銀長期「坐住」壞賬積壓撥備,令撥備覆蓋率一直升至不合理高位,不利業務推展,對不良貸款率回升亦相當警誡,鼓勵內銀透過清收核銷,或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將壞賬剝離資產負債表。
他謂不少大行計算不良貸款率,納入90日以下短期逾期還款在內,若按標準化以逾期90日作分界,內銀公佈的不良貸款率應較低,加以核銷打包,故大行有信心,未來不良貸款率能維持在1%以內。
內銀股中期盈利雖略勝預期,惟分析員指,盈利已非股價引擎,內銀股已成為宏觀經濟拉動板塊,除非宏觀形勢好轉,股息回報率轉佳,否則難吸引證券行調高投資評級。惟巴克萊認為,在十一月三中全會舉行前的未來數月,內銀股有上升空間。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