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超級無敵合夥人 - 丘亦生

金融雲端:超級無敵合夥人 - 丘亦生

世紀新股阿里巴巴,因為要求設立合夥人制度而惹起爭議。港交所(388)與投資銀行對着這塊8,000億元的肥肉,自然垂涎欲滴。但我依然擔心,若果僅僅是為了要重奪今年全球新股榜一哥的名銜,或是有可能增加的交投,而作出特批,是見樹不見林之舉。
市傳阿里巴巴力爭綠燈的所謂合夥人制度,是由約20至30名管理層組成,並擁有多數董事的提名權,有關安排雖然避過了設立同股不同權的AB股制度,但客觀效果卻異曲同工,都是由持有少數股權的管理層控制董事局。合夥人擁有特權,可以提名董事局多數成員,股東可以反對,但對人選無法話事。
這種提名機制,直有特首選舉的味道:你只能選一班不反對中央的候選人。阿里巴巴的管理層,也可以確保任何不友善的人,絕對無法控制董事局,即使人家持有的是控制性股權。
換句話說,管理層在控制董事局上,比大股東有更大權力。無論日後配多少次股,集多少次資,股權攤薄多少,其合夥人仍可牢牢地控制着董事會的多數董事。

重視股東利益 回報潛力大

或許,馬雲的粉絲不會介意,入股只做過旁觀者,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一句,不少研究指出,對股東不友善的企業,長期表現可能會打折扣。就算是有明星CEO的企業也未必倖俛,看看facebook的靈魂Mark Zuckerberg,雖然只持有18%股份,但透過AB股安排擁有57%投票權。facebook上市足足一年,才重上招股價。
若嫌個別事件以偏蓋全,New Yorker專欄作家兼暢銷書《群眾智慧》作者James Surowiecki去年曾引用一項研究,調查了大量AB股於1994至2001年的表現,發現平均跑輸大市。
耶魯大學及史丹福大學的財務系教授幾年前做的聯合研究,則調查了1,500家大企業90年代的十年股價表現,發現最小限制股東權利做法的股份,平均年回報會較最多限制的股份,高出8.5個百分點,甚至會有較高的市值、盈利、收入增長。結論是,對股東利益敏感的、有良好企業管治的企業,傾向帶來較高回報。
有見及此,一些大型退休基金如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早前已表示,考慮不再投資於設有AB股安排的新股,由於CalPERS的江湖地位超然,預料會有不少基金跟風。

憂街外股東損文化 難理解

我之前也說過,美國容許AB股制度,是因為有集體訴訟,令小股東可以在管理層違反誠信責任時,透過法律途徑追究,香港欠缺這一制度,等於AB股制度缺乏制衡,所以不宜開先例。
合夥人制度,同樣是從股東身上拿走了可以向董事局問責的武器。不要忘記,董事局的責任,本來是代股東監察管理層,現在反由管理層提名,這樣的角色設定,注定充滿矛盾。
恕我不了解,馬雲為何這麼擔心失去董事會的控制權,擔心街外股東會令管理層變得短視,失去公司的獨有文化。在內地與馬雲並駕齊驅的馬化騰,一樣只持有公司一成股權,但卻不用合夥人、AB股制度護航,上市近十年,未見與其他股東出現齟齬,做事也不見得縛手縛腳,騰訊3.7元上市,現在376元,為股東及管理層製造大量財富,也奠定其內地網企龍頭地位。
我希望馬雲,可以放低心中這一份疑慮。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