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國向高頻交易開刀率先徵稅0.02% 勢打擊流動性

意國向高頻交易開刀
率先徵稅0.02% 勢打擊流動性

【本報綜合報道】近年高頻交易大行其道,全球交易所事故頻頻,令高頻交易成為各國監管機構焦點,意大利昨更成為首個開徵高頻交易稅的國家。但有市場人士指,當地自3月開徵股票稅後成交已大跌,擔心新稅進一步打擊當地資金流動性。

意大利自昨日起成為首個對高頻交易和股權衍生品徵稅的國家,雖然在市場上對上述政策仍有爭議,但意國監管機構仍決意去馬。

境外交易也需繳稅

意大利政府指,具體徵稅措施其實是今年初為確保稅收公平而建立的交易流程的最後兩步驟。當地股市投資者從事相關交易時,不論結算地點、成交對象是否在意大利境內,都將被課稅。
高頻交易一旦超越門檻,任何交易之間在落盤半秒內的修正、取消,都將被課以0.02%的交易稅;衍生商品部份則依據合約種類,課以固定稅率,場外交易將面臨較高稅率,市場莊家則免徵。
自從今年3月對股票徵稅後,意大利的股市交易量銳減。為穩定市場,以及抑制所謂投機和高頻交易,同時填補政府財政赤字,歐洲的政策官員們都不斷考慮對金融交易徵稅。不過,據國際證券借貸協會(ISLA)在6月時估計,若歐洲國家廣泛地開徵類似的金融金易稅,當地證券借貸市場會最少萎縮65%。

由於高頻交易造就不公平市場,漸成大鱷搵食工具,加上屢次與交易系統事故有關,就算冒成交大跌的風險,全球監管機構仍全力整治。除歐洲外,美國及澳洲亦過往亦有類似提案。
至於亞洲方面,高頻交易數量雖未及美國,但監管當局已開始密切注視。據日本央行統計,在截至去年9月的三年內,當地高頻交易量已增至交易總量約50%。而中國上月中發生光證烏龍盤事件後,中國證監亦表示將實施針對全行業的交易控制。
香港方面,由於只得港交所一家交易所壟斷市場,加上在港股票交易印花稅高達0.1%,對高頻交易商而言成本過高,故高頻交易在港並不普及。

一毫秒交易數千次

【話你知】
高頻交易是指投資者透過電腦程式,自動高速及大量進行證券交易。投資者利用電腦高速分析多個市場的數據,並按市況極速買入及賣出,在一毫秒的時間內可處理數千宗交易。
即使高頻交易每次交易的利潤可能不足一美仙,但由於對市場數據的細微變動高速作出反應,因此可在狹窄的價格波動區間內獲利,亦可節省成本及提升效率。基本上執行速度較快的交易員,便可賺得更多。
高頻交易商不會作出大額槓桿投資,亦不會累積持倉,他們的競爭對象不是長遠投資者,而是其他高頻交易商。高頻交易的風險及回報較傳統的「買入並持有」的策略高數千倍。

高頻交易是指透過電腦程式,自動高速及大量進行證券交易。 路透社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