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策會諮詢是垃圾一堆(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長策會諮詢是垃圾一堆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公屋輪候大排長龍、劏房當道、高樓價並衍生租金飆升問題,而租務管制於2004年取消,使無置業的一群因要年年搬屋變成現代游牧民族,粗略估計近百萬港人的居住問題未有得到妥善處理。
也許六八九知道民望下跌影響到其寶座能否穩坐,再次使出語言偽術,着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制訂未來十年建屋目標進行所謂的諮詢,預計十年建屋量達47萬個單位,可是包括居屋的公營房屋每年只得約28,000個,仔細思考,不但是繼續建構地產霸權,更是曾承諾的「每年15,000個公屋單位」還未有落實,如今更似是好大喜功;或是有變相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抬轎之嫌,長策會今次的計劃內容簡直是糖衣毒藥,市民必須小心。另一方面,長策會將同時諮詢劏房發牌制度,修訂公屋富戶政策、寬敞戶政策等等,將這幾項進行拆解,就能見既是無助解決市民住屋需要,而且是將基層市民的居住問題進一步惡化。
劏房租金其實不便宜,又沒有租務管制,導致劏房戶年年搬遷,但仍有多達17萬基層市民租住。而且劏房越來越多,甚至在工廠大廈內作非法改建,可見問題之嚴重,並反映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的徹底失敗。基層市民別無選擇之下,惟有繼續迫於無奈屈居這種居住環境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但如果實行發牌制度,劏房供應勢必萎縮,而租金將進一步飆升,可是公屋供應短缺使他們未能適時上樓,長策會此舉根本就在迫害劏房居民。「富戶政策」本來目的是促使收入較高的公屋住戶遷出,以騰空單位,改善公屋資源,表面看是最合理的策略,但在目前樓價高昂、市場實質購買力脫節和私人物業租金高企的情況之下,長策會的打算同樣是進行迫害。至於不少市民贊同的「寬敞戶政策」,其實都是無助解決公共房屋資源問題,因為這個政策本身是要求居住人數下跌的公屋住戶從「大房」調遷至「細房」,結果其實是「大房」供應增加但同時減少「細房」供應,總體數字是沒有改變的;或者房委會根本不會接納任何住戶表示拒絕調遷的理據,即使有健康問題也只能暫緩要求搬遷,甚至無力應付搬遷開支也被視為不合理拒絕調遷理由,結果這些住戶就被終止租約。由此可見,「寬敞戶政策」也是房委會以迫害手段來增加公屋供應。特區政府只在不斷迫害基層市民。
將劏房與昔日的木屋區作比較,兩者的衞生環境、火災威脅也同時存在,木屋也可以有較大的居住空間之餘更不用交租,但劏房的面積細得可憐,顯得今時今日的基層市民更加可憐、特區政府更加無能。半世紀以前,木屋區肆虐下,從葛量洪到戴麟趾都大興土木興建公營房屋,麥理浩更大刀闊斧改革公共房屋政策,成立房委會和推出十年建屋大計,冀能徹底解決港人的住屋問題。相比之下,長策會今次所謂諮詢的內容根本是垃圾一堆。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