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遜於預期】
本港零售表現失色,7月份零售銷貨金額只是增長9.5%,低於市場預期,亦是7個月以來最差。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形容,表現令人「跌眼鏡」,如8月亦維持低增長,則證明本港零售業已向「高增長」時期告別。她同時亦提醒中小企,要注意現金流。
7月份零售銷貨金額為400億元,按年上升9.5%,較原本市場預期的15%為低;銷售量則上升8.9%。
麥瑞琼表示,因去年7月只有低單位數增長,比較基數偏低:「仲要暑假係旺季,一般本地消費都會好,咁都冇雙位數,真係令人幾意外。」
在內地反貪腐環境下,酒類飲品及煙草銷售持續下滑,為各貨品中跌幅最勁,達19.7%;電器及攝影器材跌幅亦達16.3%。
另外,受樓市「辣招」影響,家具等銷售亦挫9.5%;而包括iPhone及智能手機等未分類耐用消費品,銷售增長則放緩至只有8.9%。
中小企須留意現金流
麥瑞琼相信,物價高企已影響到本地消費,加上經濟環境沒有甚麼好消息,令市民用錢較審慎:「二、三線地段都多咗好多舖頭落閘,反映一般零售環境其實唔係咁好。」
另外,摩通報告則指,7月訪港旅客數目只增長10.6%,較6月時的16%明顯放慢;其中內地旅客人數,7月時升15.7%,而6月則升25.3%。
麥瑞琼表示,8月天氣欠佳,多颱風下雨,加上最後一周為開學前夕,市道一般較淡靜,若該月零售數據仍然只有單位數的升幅,情況會令人擔憂,她說:「到時大家就要面對現實,本港的高增長的零售年代已經不再喇!營業額冇大增長,營運成本就要更小心管理,中小企要小心現金流。」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