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性業大亨》(The Look of Love)我有錢 但非常老套

蘋影話:《性業大亨》
(The Look of Love)
我有錢 但非常老套

幾十年前在編劇訓練班問過一個蠢問題:有沒有因為國家民族性格不同,而令拍攝手法也有所不同?當時我記得導師說沒有分別。但我明明看見日本電影和荷李活電影和歐洲電影在形式上和拍攝的手法上都有所不同。也許當時那位老師是想到電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故事,恩怨情仇必然離不開那些基礎:復仇、成長、愛情。
但我總覺得英國人拍的電影和美國人拍的有一點不同。拿《性業大亨》跟《大亨小傳》作一粗淺的比較。甚至拿羅拔烈福(Robert Redford)的舊版比較,都會覺得既然是英國首富,場面應該豪華瑰麗,尤其是寫從搞黃色事業起家的傳奇人物,一定有咁璀璨得咁璀璨;有咁子彈橫飛便咁子彈橫飛。荷李活習慣了傳奇的方式來渲染故事,而英國的電影比較着重主角本身的個人化去演繹。兩者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取向不同。
我總覺得英國電影除了那些古裝宮廷片外,現代社會的一些所謂大富翁豪華場面,在電影中很少見。提夫高謹飾演的保羅里文(Paul Raymond),從外表打扮到內心世界都跟如今你和我的這個時代,甚至跟他們所處的年代的世界和社會也是絕無溝通,他Paul Raymond生活在自己建立的世界,到死仍然怡然自得。英國有很多地下文藝美術天才,但在電影上極少展示出來,尤其是那些成功人物。保羅里文好像生存在美國西部時期,而不是上世紀後期。他的所謂豪華天窗,一邊造愛一邊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荷李活的電影人一定笑到反肚:這們子叫豪華?這們子叫淫亂?
保羅里文雖然常說:(大意)身上只有六先令的人,這些(損失)已沒大不了。這部片和這個主角都像一隻戴眼罩的馬。我時常用來形容那些只一味勇往直前的人。戴眼罩的主要功能是希望牠看不清旁邊的馬匹,集中精神和全力爭取勝利。保羅里文的角色也如此,說他沒感情也好,沒其他知識也好,他只認定一個目標去建造自己的世界,而受其所限,電影見到的世界也很狹隘。
撰文:仰止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