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回歸派靈魂人物司徒華去世不過兩年,新世代對其身後評價,猶如當年八號仔股價走勢一瀉千里。筆者試從內在特質差異,剖析新舊世代政治不咬弦的宿命。回顧民主回歸派邏輯思路,很多都是建基於不理性民族主義情緒,例如是崇英和中華民族大義方面,民主回歸自相矛盾,以民主糖衣包裝回歸毒藥,民主在他們眼中似乎聊備一格。一個真正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是不會要求回歸這種鬼畜國度,視國家民族至高無上,民主回歸派只配稱為統派,和民主半點關係也沒有。別說普世價值,只求一己救國情操,犧牲後代子孫前途,完全違反人道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毫無做人道德底線。
國家民族主義的包袱,卻在年輕人之間捨棄。我們生長於算是昇平時期90年代,在這種氣候之下,國家民族主義毫無用武之地。加上教育水準提高,上世紀兩場世界大戰,皆和民族主義有關,隨後歐洲揚棄這些惡習足堪借鏡。偏偏老一輩人行徑令人失望。
新世代不但生於斯長於斯,最重要是洗脫難民心態,自主心態逐漸抬頭,不願任由他人擺佈。自主和所謂港人治港不同,後者表面上有阿媽係女人的廢話,然而暗地裏包括港權京授,必須在中國單方面劃定範疇內運作的陰險潛台詞。相比上一代人,無論思想如何開放勇敢,比如是《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先生,抑或早前坦承支持民主回歸是錯誤決定的黎則奮先生,他們終其一生都無法跨越華夏或大中國層面,自甘接受北京開出的條款,同樣呼籲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在原則上屬於最為激進的建制改革派。新世代恰恰克服這個難關,能夠以一張白紙從頭思考,不但否定現行政治體制,還質疑中國管治香港的資格,挑戰重塑中港兩地關係,乃至中國大一統道術。他們對一國兩制沒有憧憬,認為該制度根本行不通,一味改良,醫好也是殘廢,所以自始反對一國兩制。不認不認還需認,港獨思潮的確在後生一輩啟蒙蔓延,香港民主和獨立掛鈎的想法開始湧現,否定民主回歸,實際上是以香港獨立的新角度來批判的。
一瞥現今民主派各陣營,不論大中華派、本土派、溫和派或激進派等,都似乎尚未察覺新世代思維微妙轉變,更遑論提出相對論述框架。這不是單純抗爭策略分歧,而是徹底世代觀念劇變,矛頭甚至直指民主派,是一股足以漽滅整個派系的超級颶風。
瑪倫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