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因為電影《激戰》大賣,綜合格鬥(Mixed Martial Arts,簡稱MMA)在香港終於成為一個入屋的名詞。筆者算是MMA的老拳迷,從93年第一屆的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就開始看(那時候還是看租貸的VHS,在影碟店意外發現的);到追看日本紅極一時的Pride FC;再目睹今日美國UFC雄霸MMA界,成為億萬大生意兼潮流品牌,看到一種本來只能算「獵奇」的小型武術show,短短十幾年間發展為一項足以威脅傳統拳擊的legitimate sport。相比歐美,香港這個熱潮算遲來了。
其實這運動早期並沒有正式名稱,有的宣傳報道叫它Cage Fighting(籠鬥),也有段日子稱為No-Holds-Barred Fighting (無限制格鬥),後來因為受到輿論壓力,指摘這運動太殘暴,賽會在納入許多新規則保護拳手之餘,也將運動定名Mixed Martial Arts以改善形象。
因為MMA這個名字,也有人(包括一些武林中人)以為只要是不同武術混在一起就叫MMA。其實在這個名字出現時,MMA已經擺脫早期「拉雜成軍」的時代,建立出一套普遍的訓練體系,是經過大量擂台驗證而產生,主要包含拳擊、泰拳、摔跤、柔術等技術,而且將這些東西「有機」地融合,並不是你學點拳擊再練練摔跤就算練過MMA。就如理論上任何人戴雙拳套都可以上台打拳賽,但如果你沒學過刺拳、勾拳等技術,沒有人會當你學過拳擊。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
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