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藥物副作用 - 梁憲孫

醫述醫術:藥物副作用 - 梁憲孫

藥物是兩刃的利劍,妥善使用當然有助保康治病;但不論哪一種藥物,或多或少都有可能產生副作用,損害健康。醫生處方藥物時要小心,並要提醒病人,留心有沒有副作用。每次覆診時要仔細查詢病人,看看服藥後有沒有不良反應,並定期檢視病人的藥物名單,把再無需要繼續服用的藥物從名單中刪除,減少出問題的機會。醫生每次處方新藥物,亦要先看看病人曾否以前服用過此藥,查問當時有沒有不良反應。
藥物進入病人體內,發揮其藥理作用後,會透過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分解,最後排出體外。肝臟負責化解藥物的毒性,腎臟則把藥物及其分解後的代謝物(metabolites)經小便排出。如果病人的肝腎功能有毛病,而醫生又沒有把用藥的份量相對減少,藥物會有可能在體內積聚,產生副作用,後果可以非常嚴重。
70歲的陳伯有心臟病,引致心衰竭,長期服用利尿藥frusemide。利尿藥令陳伯體內尿酸上升,誘發痛風症,左腳大拇趾紅腫劇痛。醫生處方特效藥colchicine,控制痛風症引起的關節炎。陳伯服藥後痛楚減少,紅腫消退,但colchicine卻引致嚴重肚瀉。醫生需要為陳伯換藥,改用另一種消炎藥naprosyn,同樣有效控制大拇趾的疼痛,但naprosyn又會引起胃痛,需要同時處方胃藥。
陳伯的痛風症有多次復發的紀錄,醫生認為陳伯需要長期服用降尿酸藥allopurinol,同時提醒陳伯,allopurinol有機會引致皮膚敏感反應,情況可以很嚴重,需要非常小心。如服藥後有皮疹,便要即時停藥,並約見醫生,考慮轉用其他降尿酸藥,例如febuxostat。醫學研究發現,如果病人的「白血球血型」包含有HLA-B*5801基因的話,服用allopurinol有皮膚敏感反應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這顯示藥物敏感反應是受到遺傳因素影響。
服用藥物要小心,千萬不可自己胡亂使用,有藥物副作用就要立即見醫生。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