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 - 邁克

我不要 - 邁克

要選最近譯名界出類拔萃的佳作,我會提名龍平世侄主演的《字裏人間》──戲還未有機會看,不知道切不切題,但我們這些靠倉頡賞飯食的字奴,一見這譯名就有種親切的知遇之感,彷彿各式各樣的故事在暗暗湧動,不管最終是昇華或者沉澱,都帶來淡淡的喜悅。食字食得這麼輕,就像展開一幅類似《清明上河圖》的手卷,眼睛在別人的日常生活飄浮,市音若即若離,不肯定真的聽到風聲,還是記憶長廊傳過來陣陣迴響。台灣《中國時報》的副刊叫「人間」,全盛期非常熱鬧,翻開來一頭栽進密密麻麻的字海,令人覺得自己非常富裕──我想這就是我對那四個字一見鍾情的理由,雖然一見鍾情並不需要理由。
同樣是玩字,《嫌命長生店》卻十分討厭,賣萌賣得過火,自以為活潑可愛堪比哈囉吉蒂,效果適得其反。原名《自殺商店》,翻譯借用壽星公吊頸典故本來獨具匠心,可惜貪得無厭扯上棺材鋪共用中間的「長」字,非但不倫不類而且有疲勞轟炸之弊。最教我咬牙切齒的,則是奧桑新作《Jeune & jolie》,直譯《年輕貌美》或《青春美麗》有何不妥,為什麼失驚無神露出一副鹹濕伯父的猙獰嘴臉,硬生生譯成《我要...17歲》?戲裏自甘下海援交的少女,芳齡的確未滿十八,蜜桃未熟三百歐元有交易,導演難得以不帶偷窺色彩的手法剝繭抽絲,可恨狼胎的宣傳偏偏蓄意挑引金魚佬情意結,以嫩口作賣點誘惑觀眾入場,心地之壞罄竹難書。說得嚴重些,這與助長「校長開房」邪風有什麼分別,做生意唯利是圖無可厚非,總不能沒有起碼的道德良心呀。相形之下,無添加的《爛泥》實在太抵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