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想過美好的生活,但愜意的生活是甚麼?對於Frances Mayes,那是托斯卡尼。
Frances Mayes,意大利後裔的美國人,在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文學,是詩人、作家、美食家。在1990年搬入位於意大利小鎮托斯卡尼的古老房屋後,隨意記下當地生活文化、風土人情、意大利文、園藝、野花、植物、食材名稱、菜單和下廚趣事,就這樣,有了優美的散文日記《托斯卡尼艷陽下》和後來的《把托斯卡尼帶回家》,分享如何過托斯卡尼式的生活。一切也是源於她在意大利感到「gioia di vivere」(生活的喜悅)。作家林文月女士也曾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為題,在文章中提到這本書,說是有巧遇知音的喜悅。
隨心及時行樂
而我,每次捧讀這書,總沉醉於作者在托斯卡尼的情境。一起到市場搜羅食物,預備四季食譜,或是走訪山城,尋找野趣,享受艷麗陽光,融入異鄉風土人情和生活文化中,鑽進當地廚房,品嚐美食、學習廚藝;到鄉野間,跟大自然相融。
意大利廚師,熱愛家鄉、迷戀廚房餐桌,為吃這回事編織了無數溫馨故事。喜歡意大利料理,也欣賞當地人的生活態度。為了讓食譜中的小故事變為真實,那年艷陽天,我走到意大利南部拿坡里,上了兩星期的烹飪課,品嚐、學習地道菜式。拿坡里是南意坎佩尼亞區(Campania)的首都,也是南部美食之鄉。薄餅是土產,材料簡單卻最能嚐出原味的瑪格莉薄餅就在這裏誕生。十九世紀時,拿坡里王妃因愛透這種用番茄、芝士、羅勒香草做成的薄薄大圓餅,因而得名。
食物固然美味,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南意人的生活態度。
拿坡里人,懂得如何過神仙般的日子,懂得無拘無束的自由美好。每天下午,當香港大部份人正做得頭昏腦脹時,意大利人卻在享受生活中的輕,以輕鬆心情,享受大自然的空氣。意大利人的口頭禪是「per ora」(及時行樂)、「per piacere」(隨心喜歡)。他們完全享受生活、熱愛美食,很少人嚷着怕胖節食,完全隨心地享受生活。大街小巷,盡是男女老幼手執葡萄酒、咖啡,或閒聊或自得其樂。上午的烹飪課完畢,趁着午飯空檔,到小鎮閒逛,誰知小店舖主人這時也已捲下窗簾,好好來個小睡。
笑聲是每道菜的調味
豐盛的天然新鮮食材、簡單直接的烹調法、家的感覺、媽媽的味道,是南意美食的一切。橄欖油、番茄、芝士是最常見的食材。在南意的每朝每晚,一班人就只是歡天喜地品嚐紅酒、肆無忌憚地享受芝士、橄欖油。在南意家庭的餐桌上,對話、分享、笑聲是每道菜的調味。
在香港,習慣了忙碌。南意之旅,很喜歡卻漸漸忘記了。因為寫文章,再記起意大利人生活的輕,當放下一切追逐、爭奪,當生活中注入愛,學會享受不用花費大量金錢而可得的大自然之美、人之愛、食物之味,快樂離我們不會太遠。簡單自在,隨緣隨心,偶爾放下煩心做閒事,是我喜歡的美好生活。
作者:關琬潼
攝影:黃子偉(部份相片由作者提供)
刁草三文魚意大利飯
意大利飯是我非常喜歡的菜式,時常喜歡加入不同的配料、上湯、香草,做成各式各樣的味道。
材料:
三文魚刺身10片、蒜片/刁草(時蘿)各1湯匙、麵粉1茶匙、淡忌廉/上湯各80毫升、巴馬臣芝士碎2湯匙、油少許
意大利飯材料:上湯/水各120毫升、牛油/橄欖油/洋葱碎各1湯匙、意大利米100克、鹽/黑胡椒各適量
做法:
1.
鍋子燒熱橄欖油、牛油,下洋葱碎慢火炒至軟身,下意大利米炒勻。
2.
上湯及水調勻後,取半份加入意大利米,中火邊煮邊拌至吸收,繼續分次加入上湯水,煮至飯外柔軟而中心仍有口感。
3.
另外燒熱油,加入蒜片炒香,下麵粉拌勻。
4.
加入上湯煮熱,再下淡忌廉;加入8片三文魚、刁草煮一會。
5.
三文魚忌廉拌入意大利飯中,下鹽及黑胡椒調味,加入芝士拌勻。餘下三文魚刺身切粒放上飯面即可。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