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style擴張 西環有乜影響

中環style擴張 西環有乜影響

西環不止是很多老香港及老舖的根,年輕一輩對這舊區月同樣有感情。眼見西環每天在變,高樓大廈取代唐樓,高級食肆換走街坊小店,熟悉的舊區慢慢「進化」成中環,我們可以做甚麼?

記者:劉嘉欣 程詩敏

攝影:李錦鏵 楊觀賜

阿龍於西環住了30多年,期間雖然搬走過,但最終都住回這區。「落街眼見的人都認識,你的心理安全及實際安全都會好一點。」無花無假,記者隨便與阿龍到街上走一圈,附近很多檔主都跟他打招呼打牙骹。更妙的是當阿龍與菜檔檔主聊得興起時,阿龍的媽媽剛好現身,結果兩母子在路中心閒話家常,幾乎忘了我們正在做訪問。如果這裡是中環,恐怕他們早被打衝鋒似的路人擠到路旁。

70年代上環港澳碼頭對開的新填地大笪地,好一個平民夜總會。

此刻我們慶幸,西環尚有空間讓居民聊天。但在區內再多走兩圈,映入眼簾的已經是一個個地盤。高樓大廈取代三四層的唐樓,西半山於不經不覺間取代西營盤,而一間間街坊小店亦變成了蘇豪式的食店及酒吧。西環已經開始變身。

高街芸芸新店當中,有間格外華麗、充滿外國風情的法國餐廳。老闆阿Frank說,開業半年來生意極好。對他來說,現在的西環是一個低調點的蘇豪,既有潮味又有舊區味,說穿了就是中環的伸延。他更看準將來港鐵通車後,西環發展會更上一層樓,極具投資價值。雖然阿Frank表示西環像個小村莊,很喜歡它的寧靜,也不想看到它變成另一個中環蘇豪。但其實酒吧、高級餐廳一邊「消費」西環,一邊也破壞它的樸素。而且光顧這些酒吧、餐廳的不少是區外人,反而服務本區人的小店卻越來越少。阿龍直言,整個西環正在士紳化:「士紳化即當那個地方越來越高級,例如高級的酒吧,去飲杯啤酒不知為何又要很華麗的裝修。吃東西都是,裝修變成一樣重要的事。」

沒有名店,沒有高級餐廳,由小店組成的街道,是否更受當區人歡迎?

當港鐵西港島線14年通車,伸延到西環的將不止是列車,還有那種繁忙、急促、令人喘不過氣的中環模式。轉變、發展迫在眉睫,阿龍開的面書群組「西環變幻時」就越來越多人上載舊照片,似乎大家都想在西環面目全非前,留下一點紀錄。「對原本住在這裡的人來說,有人快樂有人愁。如果我認識的街坊,愁的比較多。他們不太喜歡這裡過度發展,會比較想這裡是一個寧靜的西環。」

對外人來說,西環與中環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但對一直住在這區的人來說,西環永遠都是家。想在發展底下保著家園,西環人可以如何?我們下一集再看。

沒有車聲破壞寧靜,伯伯悠然自得。

越是失去越是珍惜,不少西環友拍下照片放上Facebook留念。

昔日三四層高的唐樓,變成今日的高樓大廈,附近亦「配合地」多了幾間高級店舖。

《蘋果動新聞》一連四天西環專題,為你細味老香港的新舊故事:

【細味西環 尋找港人奮鬥史】
http://bit.ly/1dnVnZJ

【金士餅店無聲結業】
http://bit.ly/1dnVnZP

【曾經的香港首都 維多利亞城】
http://bit.ly/1dm5FcI


【西環古蹟一覽】
http://bit.ly/1dm59M1

【想食靚飯都難 支離破碎的西環】
http://bit.ly/1dpxgtM


相看更多西環老照片?快到蘋果日報Facebook【西環再見,西環!】相簿看看吧: http://bit.ly/applewestd

也歡迎跟蘋果Facebook分享你的西環照片!請把珍藏照片連同50字的簡介,透過inbox message交給我們: https://www.facebook.com/hk.nextmedia

愛地球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