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堆填區滲漏問題越揭越嚴重。環保署昨證實去年收過屯門堆填區滲漏污水投訴,署方最終因證據不足未有檢控承辦商。有堆填區前員工踢爆,臨時儲水池滲漏只是冰山一角,屯門堆填區遇上大雨時,有垃圾氾濫從山上湧出海面,將稔灣和后海灣一帶染黑,當地海域捕魚漁民亦指污染嚴重,部份魚穫劏肚後呈黑色,但仍照賣予流浮山一帶商人。
記者:潘柏林
繼前日環保署承認打鼓嶺堆填區臨時儲水池污水滲漏後,助理署長王德威昨晨在電台解畫,承認去年屯門堆填區收到滲漏投訴,一度計劃檢控承辦商,最終因證據不足而撤銷。環保署傍晚發稿否認屯門堆填區曾滲漏污水,指有關污水是連日大雨所收集的地面水,污染水平較正常高,仍未超出《水污染管制條例》的標準。
環保署卸責承辦商
署方至今仍未解釋新建臨時儲水池破裂原因,打鼓嶺堆填區承辦商遠東環保垃圾堆填有限公司昨發聲明,稱對環境保護不遺餘力,又指對這次「不幸」事件高度關注。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健碩表示,臨時儲水池一般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墊層防滲,這類膠材料硬度高需要逐塊焊接,若焊接時出現裂縫便會導致滲漏。他指署方必須找出滲漏原因,並對症下藥。
有堆填區前員工根叔踢爆滲漏只是「小兒科」,垃圾有時被雨水沖刷後流出大海。根叔退休前在屯門和打鼓嶺堆填區工作六年,曾負責建造臨時儲水池。他憶述多年前一場大雨,屯門堆填區排水系統超負荷,垃圾和污水從山上一直湧下山,經山下更亭再流出海,將整個海面染成黑色。他坦言承辦商當時遇到滲漏束手無策,「冇補救措施㗎,由海水沖淡佢咯!」
下白泥村村民杜錫譽亦見證過垃圾氾濫出海,前年7月初大雨後他發現掩蓋垃圾的防漏布有破損,垃圾經缺口湧下山。同月19日他約見環保署法規管理科職員巡視滲漏問題,適逢又遇大雨,雙方都見到有垃圾連泥漿湧入海,「垃圾漿、垃圾膠袋連鋪堆填區的大綠色帆布都沖出海!」署方最終在書面承認「泥水及垃圾從堆填區排放到大水坑」,但只促請承辦商跟進和改善。
魚穫賣流浮山魚販
在屯門對開海域作業的漁民李先生承認,捕魚地點靠近堆填區,曾見過稔灣一帶有污水流出大海,部份魚穫受污染,「魚劏開,個肚黑色嘅!」他坦言受污染魚可能對健康有影響,但仍會賣往內地和流浮山一帶魚販,而部份魚當飼料賣,養魚戶用作餵大魚,最終整個食物鏈可能受污染。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