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無疆界互聯網雖然帶給種種方便,但也遍佈陷阱。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表示,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現時兒童較為早熟,做出許多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甚至觸犯法例,促家長及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引。
多抽時間陪伴
鑑於互聯網方便,兒童利用互聯網犯案屢見不鮮,去年2月,一名13歲少年在拍賣網設陷阱訛稱騙錢,聯同14名男女合共騙款近40萬元。去年6月,一名小童以刀叉將一隻油炸過的烏龜分屍,更將短片上載網上炫耀,令社會譁然。
莫乃光指出,互聯網本身沒問題,主要建基於使用者的心態,作為約9、10歲的小童,已懂在網上買賣顯得太過勢利,容易凡事向錢看,嚴重者或會以非法手段騙財。由於父母繁忙及與子女脫節的關係,不太懂得小朋友現時正在做甚麼,因此家長應多抽些時間陪伴子女,了解他們生活圈。
資深社工陳鑑銘表示,由於小朋友太過年輕,認知能力有限,不建議太早讓小童接觸互聯網,否則可能對他們產生壞處。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