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做券商 港資准話事CEPA開閘 恒生研積極進軍

北上做券商 港資准話事
CEPA開閘 恒生研積極進軍

【本報訊】港資金融機構終可在內地當家作主。昨日簽署的CEPA《補充協議10》,准許港資金融機構在內地開設基金和證券公司時,持股量可超過50%,更取消內地單一股東須持股49%的限制。業界認為是一大突破,銀行和券商皆磨拳擦掌,準備加碼注資內地業務。
記者:李以莊 高明輝

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共同簽署的《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第十份補充協議》(CEPA 10)中,共有73項開放措施,其中,金融業方面的措施最為亮眼。內地允許港資金融機構,在內地設立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港資持股量可逾50%;港機構亦可以在上海市、廣東省以及深圳三地,各設立一家兩地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而港資的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

光控擬加碼增持光證

上述三地外,亦允許港商在天津、溫州、福建泉州、深圳前海等「金融改革試點」,合資開設全牌的證券公司,雖然港資的持股比例被限制於49%內,但取消了內地單一股東持股49%的限制,換言之,持股量49%的港資機構,可與多於一家內地企業合股攤分剩餘51%股權,港商仍為最大股東。而港資公司,更可在「金融改革試點」,開設持股比例逾50%的投資諮詢公司。內地的港資金融機構終可擺脫「貼錢做妹仔」的模式,嘗嘗當家「做大婆」的滋味。
港文所(388)主席周松崗以香港總商會主席身份就上述措施表示歡迎,指措施為兩地金融創新、合作帶來新機遇,有助發展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立法會金融界議員張華峰亦指︰「可以讓香港金融機構話事,認同香港在經營管理、會計、風險管理上的優越性,雖然只能夠在個別地方開設一間公司,但能夠做最大股東、又可以持牌,已經是一個好好的開始,如果香港人做得好,上面一定會進一步開放。」
內地容許港資機構「打骰」,對業界而言,更是一支強心針。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兼財資業務及投資服務主管馮孝忠指,會研究具體細節,積極開拓恒生於內地包括基金和證券業務等綜合性業務。而目前在內地持光大證券約三成股份的光大控股(165),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直言期望已久,有興趣增持於光大證券的持股比重。
協議亦放寬被認為是香港投資者的海外投資銀行在內地的業務。預計有五家仍是以外國銀行分行形式在內地經營的銀行,可在內地開設更多分行並提供人民幣服務。

兩地監管機構研磨合

然而,對於業界翹首以待的基金互認措施,現時仍停留於研究階段。有關部門發言人指,兩地政府已同意將基金互認歸入議程框架,並成立工作小組積極研究。主要問題需解決兩地投資者保障,以及確定互認範圍和實施細則。根據政府資料,2012年底有305隻基金在港註冊,總值560億美元,現時CEPA大門未開,基金界亦只能乾着急。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中港的監管機構密謀中港互認,正研究兩地監管架構的磨合,料下一步將是提出方案交予國務院批準,但中港基金互認最終何時落實仍有待觀察。

【業界意見】

展現優勢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港資成為最大股東,可展示港企的經營、風險管理等優勢,為重要一步。」

定義不清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香港很多基金公司都是外資,但何謂港資的定義,有望有關方面釐清。」

邁進一步

惠理集團行政總裁謝偉明:「歡迎CEPA 10的發展,這項安排標誌着內地金融服務業自由化又再邁進一步。」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