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收購後未必有運行

大型收購後未必有運行

【失敗例子】
沃達豐(Vodafone)今次索價逾千億美元去賣斷手上Verizon Wireless給合營夥伴Verizon通訊,從股價表現來看,市場視為利好消息。但過往這類逾千億美元併購例子,完成交易後交易雙方或合併而成的巨型企業,都未必有好下場。

AOL併時代華納 最終分手

就電訊業而言,對上一個失敗例子,其實正是沃達豐自己。沃達豐2000年2月斥1,120億英鎊(當時匯價逾1,800億美元),成為業內最巨額的一宗收購案例之一。沃達豐當時一躍而成世界最大流動電話營運商,在英、美、德、法及意國等擁有4,230萬客戶,雖然股價即時飆升至23.64便士歷史高位,但好景僅維持一個月就終結,其後股價兩年內累跌八成,至2002年7月時跌至48便士低位後才反彈。
另一更經典例子就是2000年,時為美國最大的網絡服務供應商AOL斥1,640億美元併購時代華納(Time Warner),並將新公司改名為AOL Time Warner。兩者於01年1月正式合併後成為當時全球最大多媒體財團。但隨着科網熱潮終結,公司的總資產不斷萎縮。至2002年時,AOL竟變成集團資產中最小的一部份。
公司於03年將名稱改回時代華納,連舊標誌亦被重新採用,象徵合併已告失敗。至2009年時代華納宣佈將AOL分拆,後者再度成為獨立上市公司,雙方8年姻緣亦告終。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