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發生的「買新聞」壞風氣,已悄然滲入香港。最近一家新聞機構的一名採訪主任被炒,這名資深老記懷疑主動索款幫人「作」新聞。
這間新聞機構收到一間私人公司的董事投訴,指控新聞機構有關他與另一人發生糾紛的報道不符事實,明顯偏幫另一方,撰寫報道是一名採訪主任。新聞機構內部調查後,有合理懷疑被投訴的採主曾收過利益,加上該間新聞機構管理層對該名採主的日常工作表現不滿,最終決定解僱。
公關啞忍 恐被抹黑
公關行業與新聞界關係密切,該名採主也經常主動接觸公關公司,有熟識他的公關公司高層要員聽聞他被炒,並不驚訝,反而十分高興,原來該名公關高層要員也被他多次提出有違傳媒操守的要求,公關高層更說跟自己一樣接到同樣要求的公關公司不止一間。
該名採主多次向公關高層提出,可安排公關公司的大企業客戶,例如上市公司的高層做專訪,講明內容一定會「唱好」,但要收取費用,費用當然不止每隻字一元。公關高層想過拒絕,但想到日後自己公司安排的客戶採訪活動,報道可能被人抹黑,就不堪設想,公關公司一定會被客戶責難甚至終止合約,只好啞忍。
公關要員不知道該名採主收款後是自己落袋,抑或與新聞機構分攤。近數月該名採主又出新招,今次說自己會有一個新的專欄,又要求公關高層提供金錢,專欄內容就會任由公關高層決定。
公關高層慨嘆本港新聞行業操守似有倒退趨勢,買新聞不是個別例子,上述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公關公司開支沒有一項賬目是向新聞機構買新聞,他只好胡亂當作應酬費報銷。
呂焯均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