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前的今天,1963年8月28日,25萬名來自美國各地的人士,不分種族的同往國家首府進發,行動名為「向華盛頓進軍(March on Washington)」,按照「反佔中」人士的思維和口脗,顧名思義這定然是一場擾亂秩序,癱瘓國都的非法行為,然卻同時也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平權政治集會。示威人士最終聚集在林肯紀念館前,萬眾一夢,而這也正是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反覆振臂高呼的「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這篇旨在推動種族平等、族裔和諧的著名演說,不但促使美國國會在翌年通過重要的民權法案,將有種族隔離和歧視成份的政策全部廢除,並教隨後的投票權法案亦可順利通過,星條旗下,不論膚色終可同享平等權利。
管治每下愈況 令人憂心
美國本土之外,往後備受這篇演說和這場集會影響的民權分子和人權領袖不知凡幾,多少波瀾壯闊的爭權活動亦因此在世界各處遍地花開。在民權運動史上留下如此重要章頁的一役,今竟有人可以輕描淡化為「慶祝一夜後和平地回家去」的活動,只差沒說還有「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的助興。
公然扭曲歷史,揑造事實,這絕非「一場誤會」,而是惡人可憎的言行。馬丁路德金亦曾說「我們這一代的人必將感到悔恨,不單單為了惡人可憎的言行,也為了好人的緘默。」我既非好人,更不想成為「被騎劫」的大多數,也怕將來悔恨,所以誓不緘默。正如馬丁路德金的長子在早前的紀念活動中提及,縱然當日的運動取得重大勝利,現並不是緬懷過去和自我慶祝的時候,任務還沒完,旅途還沒結束,我們「可以」也「必須」有更多作為。
想想我沒像人家還有「居英權」,亦從來只有一本「特區護照」,這裏是吾家,所以「必須」去守護這地方,並且就在這幾年,親見香港的核心價值不斷受到侵蝕,而政商廉潔,官員質素,施政管治莫不是每下愈況,怎不令人憂心。更甚的是,執法機構淪為打壓異己的政治工具;而顛倒是非,河蟹維穩式的傾斜評論且又可充斥主流媒體;而愛國「組織」和「社團」竟能肆意坐大。港人分化,社會撕裂,又怎不教人心寒。 歸根究柢,港人未享公義平等的選舉權力,政權有恃無恐豈會無關?我們又與50年前,連坐巴士也要坐後排的次等黑人公民豈有兩樣?
今天香港總算乍現一個目標明確,意向清晰的運動,可以預見,這條爭取全民普選的「佔中」道路既漫長且艱苦,且與當日被水炮驅趕、警力施虐,最終仍要堅持「向華盛頓進軍」人士所託付的沒有分別。因為這都是一個夢,惟要大家依然有夢,且願為這夢力拼下去,總想某年今日,我們的下一代始可享有選舉自己領袖的自由,就似美國選出一位黑人總統。
盧先亞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