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2005年獲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承諾捐款10億元,港大為表謝意,「出賣」醫學院將之改名為「李嘉誠醫學院」,引起軒然大波。據悉,因當年大學與李嘉誠基金會協議分期捐款,故雖已冠名八年,但至今大學仍未收齊全數捐款。有醫學院資深教授對仍未收齊捐款感奇怪,有校友促請校務委員會公開捐款賬目。
李嘉誠基金會2005年承諾向港大捐款10億元,當年大學與基金會協議分期捐款。有指因捐款沒有指定用途,如作為某個科研項目或興建新設施之用,故須待之前一期的捐款用完後,基金會才再捐款,以致整筆捐款至今仍未捐完。當年雙方協議分期捐款,另一原因是為了可在不同時段,獲得最多的政府配對補助金。
促公開捐款協議詳情
據悉,至今該10億元捐出超過一半。本報曾向港大校董會成員及多名醫學院資深教授查詢,可是無人知道該10億元中仍有多少未捐出,他們也認為大學應公開當年捐款協議詳情,增加透明度,讓持份者監察大學有否善用捐款。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表示,大學有責任交代捐款詳情,「當年捐錢全部人都知,校友有好多意見。以常人嘅想法,會假設已經畀晒(10億元捐款),如果未畀晒會有啲奇怪,好想知點解。如果分兩、三年或者五年都OK,但八年都未畀晒就較長時間」。
盧又指大筆捐款分期捐出並不罕見,「如果已經畀咗9.9億就冇問題,但如果只係畀咗一成就好離譜,但冇人知協議內容」。當年有指大部份捐款會用於醫學院,但盧寵茂表示,不知道醫學院如何使用捐款,因捐款並非恒常性質,難以用於增聘人手。單以外科為例,他說感受不到因有巨額捐款而獲增加資源。
舊生質疑「被人搵笨」
港大醫學院舊生、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指出,當年李嘉誠承諾捐款10億元,直至現在他未知是否已全數捐出,認為校務委員會有責任公佈捐款賬目。「佢公開捐款,獲得冠名醫學院,𠵱家又話係秘密,講唔通。大學唔可以用保密協議做藉口唔公開」。對於冠名八年但10億捐款仍未收齊,他認為不尋常,「當初有人被人搵笨」。不過港大內科學系榮譽教授楊紫芝認為,若基金會有按協議捐款,即時未捐完也沒問題。
香港大學回覆查詢時表示,不同捐款會按實際情況作出不同安排,如分不同時段接收捐款。因要尊重協議,有關細節不能公佈。當有人表達願意捐款,會由校務委員會通過接受捐款,具體執行細節按個別協議安排。醫學院將捐款用於科研、教學及基礎建議,及支持知識交流活動。李嘉誠基金會表示,基金會每年逾10億港元的全球性捐款,均如期支付,未有透露尚餘多少款項未捐港大。
李嘉誠10億捐款事件簿
5/5/2005
港大宣佈獲李嘉誠無條件捐款10億元,沒公佈支付方法
18/5/2005
港大決定將醫學院命名為「李嘉誠醫學院」以表謝意
20/5/2005
李嘉誠首度開腔不會放棄命名
21/5/2005
21名港大醫學院校友聯署反對「賣醫學院」
1/1/2006
校友反對失敗,正式改名李嘉誠醫學院
近日
港大證實至今仍未收到全筆捐款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