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長期活在大亞灣核電廠的陰影之下,距離本港130公里的台山市正興建全球首座新式核電廠,明年啟用,香港毗鄰又多一顆計時炸彈。台山核電廠的輻射量比大亞灣核電廠高出1.4倍,多名外國專家質疑,該核電廠有根本設計缺陷,對核電廠能夠極速完工充滿疑慮。本港專家促請港府要求廣東省政府擱置啟用台山核電廠,直至確保安全質素符合歐洲標準為止。 記者:白 琳 鄭啟源
台山核電廠型號為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座落本港以西130公里台山市臨海小鎮,09年動工,由中國與法國核電巨頭Areva合建,短短五年就完工。芬蘭和法國的EPR項目則於05及07年動工,兩者Areva都有參與,但當地獨立機構多次發現工程及技術有漏洞,完工無期。
芬蘭法國同類項目不達標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台山的核燃料和功率高於大亞灣,反應堆爐底多了一個儲水池盛載輻射物質,拖延輻射外洩的時間,但芬蘭和法國項目的反應堆爐底層石屎質素脆弱不達標,內地國家核安全局文件也指台山項目底層石屎「應進一步完善關鍵施工」。核電廠的控制系統(Instrumental & Control System)則由以往的類比系統改為全自動數碼化。
研究能源政策的英國格林威治大學教授Stephen Thomas曾促請法國和芬蘭放棄建造EPR。他向本報表示,EPR數碼控制系統的可靠性不足,兩國監管機構建議改善後備系統,三年後有望完成。正當法國最近才擬定後備系統設計,台山項目已接近完工,中國又從不公佈台山的系統設計細節,難以確定是否安全。
曾作法國EPR緊急應變評估研究的英國獨立工程師John Large也指,數碼控制系統是EPR的根本設計缺陷,難以解決。他又擔心反應爐底層石屎或隨年月出現裂痕,難以抵受地震或飛機撞擊等天災人禍,導致輻射滲漏。他促請港府按當區的氣候數據,評估台山核電廠對公眾的潛在風險,因切爾諾貝爾和福島核災的影響範圍均遠超100公里。
促內地公開工程監察報告
城大核子工程講座教授胡仲豪指出,台山EPR的新式控制系統非常複雜,更有可能「越改越壞」。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發動聯署,要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向廣東省關注台山核電廠安全問題,並要求公開台山所有工程監察報告,直至證實安全質素達歐洲標準才批准啟用。
保安局回應稱,已因應台山核電廠在赤鱲角及港島南鶴咀加設兩個實時輻射監測站。局方強調台山核電廠距本港相對較遠,風險遠低於大亞灣核電廠,核事故對本港影響「微乎其微」,粵港政府有定期檢討核事故監察安排。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