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能 香港不能(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新加坡能 香港不能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早前不少本港報章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佈多項新政計劃,尤其是建屋大計港人看得牙癢癢,既羡且妒。
其實新加坡當地也漽譽參半,有說他有長遠眼光,但也有不少批評遠水救不了近火,擴建機場計劃也有指是「大白象」,增加大學學額也擔心給PRC Nationals(即當地對中國移民/遊客的稱呼)搶去。撇除當地種種批評,這些消息來到香港,不少評論集中指人民行動黨政府大刀闊斧。綜合多份報章的評論,都帶有指出這些都是「家長式管治」而致的成果,暗批香港近年的保育、環保思潮就是阻礙政府行事,甚至中共喉舌報更把這些論點寫得明白,有如着港人接受專制政權管治。誠如筆者在新加坡國慶日撰文提到,新加坡的情況絕不能單看表面,更不可以將「家長式管治」作斷章取義,這是十分不智,而且極度危險和侮辱新加坡的所為。
首先,千萬別忘記新加坡是實行民主普選的國家,而且是強制投票的;常被認為方便壟斷國會的「集選區」(或稱為多議席單票制),李光耀的原意是要保證小數族裔的參政權及盡最大可能減低國會懸峙的發生。1957年成立的工人黨在2011年大選由主席劉程強領軍取下阿裕尼集選區五個議席,無疑是對人民行動黨發出質疑甚至否定其管治的警告訊號。又在今年1月26日國會榜鵝東(Punggol East)選區補選,工人黨再下一城,得票結果更是工人黨與人民行動黨的票數剛好與2011年大選相反,意即中間選民已走向反對派。更是二月底發生一場自1965年獨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5,000人在芳林公園集會反對人口白皮書。
社會問題尤其是因為中國移民、遊客、留學生導致的「坡中矛盾」其實相當巨大,例如讀香港新聞得知的中國移民投訴印裔家庭煮咖喱、留學生孫旭以「你們祖宗二百年前也是中國人」辱罵新加坡人歧視中國人、「暴發戶」醉駕法拉利撞死的士司機、中國外勞巴士司機罷工等等;或是民間衝突,例如中國遊客在聖淘沙島、烏節路、克拉碼頭等遊客區不守秩序而發生爭執,幾乎無日無之。中國移民炒賣導致樓價飆升、就業市場惡性競爭、大學學額不足。試問如斯政治局面和社會狀況,人民行動黨豈敢不做一點事出來。
論及新加坡今次的計劃彷彿在香港難以推行,與其將責任推向保育、環保的抗爭者造成阻礙,港共傀儡政權不如揳高枕頭好好反省。先說搬走空軍基地騰出近800公頃土地,新加坡政府是轉給建屋發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興建公營房屋。相對香港的新界東北計劃規模逾700公頃,特區政府的打算是甚麼毋用多說。更要問為何不把市區的軍營搬遷興建公屋?特區簡直自暴其短;擴建樟宜機場,期望發展航空業及旅遊業之餘既是配合空軍基地搬遷以合併使用,更沒有如香港的三跑計劃大堆航空技術問題;擴大公共醫療保障,但特區政府無視人口增長加重醫療資源需求,縱容醫管局繼續官僚行事。可見新加坡能辦得到而香港未能做到絕不是這些傳媒所言的「新加坡模式」未有在香港出現,相反地一切問題在於港共的無能和中共的無恥!
既然問題根源就是香港沒有實行民主政制讓政府向市民負責;甚至引伸至一國兩制並沒有落實,《基本法》也沒有確切執行,中共肆意干擾香港內政,如今還想借新加坡來「推動」專制,簡直荒天下之大謬,而且是在摧毀香港社會秩序和七百萬人的生活。
李光耀在為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流下男兒淚後重新發表講話時的一句:「我現在肩負起數百萬人的生活和生存問題」,可謂是新加坡政界的緊箍咒,政客們絕不敢怠慢各種民生和社會問題。敢問特區政府、甚至中共諸君,誰敢向港人說上這句話?也許即使講了也只會是空話。請不要再侮辱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民,更不要再欺騙和誤導香港人了。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