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學府英國牛津大學(圖)面臨聲譽危機。大學內部調查發現,牛津現時每年接收大約300名財力雄厚的外國「副學生」,書院無視他們成績差,「單純因為商業原因」收生,有損牛津美名。
外地生每學期繳15.6萬
牛津的海外「副學生」,每個學期要繳交13,000英鎊(15.6萬港元)學費,當中主要透過中介機構安排入學,學費由這些機構與牛津的學院分賬。以牛津最大海外升學計劃機構WISC為例,主要安排美國學生到基督堂、聖三一書院等吃香院校修讀一個學期,最長可逗留一年。學生雖然最終得不到牛津學位,但起碼能在履歷表列出曾就讀牛津,外人難以分辨。
牛津高層憂慮這類「副學生」有損校譽,但報告認同他們帶來的收益可觀,以基督堂為例,2010至11學年收取的48名「副學生」,就帶來5萬英鎊(60萬港元)收入。
英國《每日電訊報》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