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的案件,得出一個教訓:讀中史好重要。他簡直可以拍一個政治版尤伯連納廣告:「各位觀眾,一定要讀中史。如果我當初有讀中史,我就唔會以準階下囚嘅身份,同你哋講呢番話。」
全世界都知薄熙來的罪不是貪污濫權,而是「奪權」,試圖以地方民意政績輿論包圍中央逼宮入常甚或更晉一級。
為甚麼他最終失敗,王立軍叛逃當然是導火線,但他的野心,也實在如艷星衣着,太過暴露。
讀中史便知,那些二線或不在候選名單中的人物,最後如何上位?就是裝孫子,扮死狗。
隋煬帝楊廣是二公子,太子是楊勇,讀過中史都知,楊廣在父皇面前扮好人行仁義,結果騙得父皇廢太子改立楊廣,得到皇位才露出禽獸面目。
如果楊廣爭位過程便露出野心,如何能騙取皇位?
白居易有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王莽是有名的偽君子,篡漢前謙恭清廉,厚待儒生,甚至殺掉自己犯錯的兒子來證明自己大公無私,最後才不動聲色毒死漢平帝,伺機篡漢。
王莽雖名「莽」但絕不魯莽,百忍成金,絕不飛揚跋扈。
薄熙來沒有吸取前人奪權上位的成功秘訣,他不忍不讓不等,結果成為中學生都知道的歷史人物,楊修之死。楊修聰明敏銳機智過人,也因此招惹曹操懷疑妒忌,找個理由便咔喳一刀。
中國不是西方,奧巴馬可以盡情表現自己的政治魅力贏得代表民主黨角逐總統寶座的資格,中國注定是保守的社會,舉手搶答問題的小朋友都是「扮嘢懶叻」,我們只愛半推半就被老師點名才答問題的學生。你看CY,做特首前也說「N屆不選」。
只能怪薄熙來生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