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知後覺】
香港東西面分別受大亞灣與台山核電廠夾擊,本港的核事故應變計劃僅安排東平洲十數名居民撤離。城大核子工程講座教授胡仲豪批評應變計劃嚴重不足,市區緊急撤離計劃欠奉,莫說台山,連大亞灣核電廠發生事故也未能應付,「政府只係賭緊意外唔會發生,咁唔好彩風向香港吹,就唔知點應變,後果可以好嚴重。」
保安局表示,本港的應變計劃主要針對大亞灣,也加入了新章節應付其他核電廠事故。不過,該章節僅說明會監察出事地區的食物和旅客,又指大亞灣以外的核電廠與香港有一定距離,不會威脅港人健康。
胡仲豪指外國一般有獨立機構評估核事故對公眾的影響,本港也需根據氣候及地勢等資料作仔細評估,「輻射會點樣喺香港嘅街道蔓延?如果市民冇唔舒服都想去驗,醫療系統應唔應付到?係咪應該喺街搭個帳篷,畀受污染市民沖涼?沖完啲水點處理?政府究竟有咩準備,市民全部唔知,得政府自己知。」
《蘋果》記者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