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華盛頓直擊】
50年前的今天,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向25萬人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說,內容是提倡以非暴力手段爭取種族平等。50年過去,黑人仍受歧視,當年有份參與遊行、身為馬丁路德金親密戰友的龐德(Julian Bond)接受本報專訪,回望過去,仍堅持以非暴力抗爭手段爭取種族平等的未圓夢想。
“只要這些問題仍然存在,我們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
Q:記者 A:龐德
Q:50年前,你以美國「學生非暴力統籌委員會」創會成員參加籌組華盛頓大遊行;50年後,你又再蒞臨林肯紀念堂,並發表演說。你認為,50年過去,馬丁路德金的美國平權夢達成了多少?
A:當你從大處看,當你從美國已經出了首名黑人總統來看,這些都是我們50年前沒有想到會發生的事情,但是它確實發生了。可是,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馬丁路德金博士一生積極推動平權法,結束美國種族歧視。現在,我們有了一個較美好及較有尊嚴的國家,但問題仍然存在。我們幾經辛苦推動了《投票權法》,但兩個月前,美國最高法院將《投票權法》的最重要部份廢掉了,令美國九個州,當中大部份是南部州份,可以不經聯邦政府同意,更改選舉法。我們因此要發動一場很大很大的抗爭,將廢掉了的部份重新加入。
Q:你認為,當下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A:我想我們最大的挑戰是,許多人以為問題已解決。我們有了黑人總統,我們亦已經有了首名黑人司法部長,所以還有甚麼問題尚未解決了?!
我們的問題是,在城市、在鄉郊,仍然有人過着極度貧窮的生活,仍然有人沒有足夠的生活費,仍然有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只要這些問題仍然存在,我們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
Q:50年內,你參加了兩次大遊行;你認為50年過去,目前和當年的最大分別是甚麼?
A:參加這次集會的人和50年前沒有分別。馬丁路德金在演說要求參加者回到阿拉巴馬州、回到密西西比州、回到喬治亞州,繼續抗爭。我們今天亦並無異志:我們回去我們的地方,參與抗爭運動,參與民權運動,令我們的國家更民主更有尊嚴。我們仍然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只能透過大家並肩作戰,一起奮鬥,提升意識,才可解決。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