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局正陷入亂局,梁振英因素當然重要,一個當選執政只有一年的特首,民望只有四成左右,等如落任前跛腳鴨水平,試問點會唔亂呢?一個高民望的特首,先有足夠政治能量去填補制度上缺陷,動員足夠政治力量去完成施政,呢個係管治香港的基本事實。而弱勢特首則會令特區政治體制缺陷更進一步暴露,進入惡性循環,低處未算低,呈螺旋形下滑。
冇官僚支持 寸步難行
根本病毒在於回歸前,承襲自殖民地嘅行政主導體制,係唔可能自動波轉型嵌入一國兩制之中,而北京對整個體制轉型欠缺通盤考慮,斷錯症、用錯藥,越搞就越大劑,終於釀成大病。
行政主導體制最重要係權威,英治時代總督有絕對權力不受挑戰,因此可以掌握獎賞,建立真正有執行力嘅建制派。而政務官係施政核心,做決策之後由建制派去推銷。回歸初期董建華獲中央信任,大權在握。問題係佢認為自己要闖一番大事業,業餘政客大頭症發作,加上一班親中幕僚如梁振英推波助瀾,認為以陳方安生為首之政務官系統阻礙特首施政,內部矛盾爆發。
特首政綱冇官僚系統認同支持,現實上寸步難行,但董說服中央另建問責班子,推動政策,結果變成結構性矛盾,業餘政客與職業官僚存在緊張關係。追源朔始,乃特首執政綱領欠缺授權,冇民意基礎,冇政黨支持。英治時代政府採取漸進主義,唔會大頭症發作,因為總督唔需要理會本地民意,加上小政府,其實冇乜作為,勉強去搞,多會出事,例如肥彭搞老人金,一樣無疾而終。
上要取悅北京老細,下要取悅市民、議會,又欠民意授權,夾在中間的處境比港督更難有作為。可惜中央及特區政府都唔肯承認面臨弱勢,越要提振民望,就越令特首陷入困局。坦白講,強如奧巴馬,任內都可能只會完成一件醫療改革,點會好似香港業餘政客咁,讓特首推出一大堆改革藍圖,結果亂出招就露出更多政治破綻,被政敵有機可乘。
中央在港建制要支持特區政府,不斷擴大版圖,不斷介入選舉,培育建制人馬,但最搞笑係客觀政治效果進一步削弱特首權力地位,一個特首要中聯辦或其他幕後勢力高調撐場,幕後動員支持者,最終只會變成矮仔特首。
如果搞到好似天水圍落區咁騎呢,就由鬧劇變成恐怖片。
添馬男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