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首個電飯煲由東芝生產,但若問香港人同一問題,問十個十個都會答你:「National(樂聲牌)。」
樂聲牌在香港如此有名氣,多得有「電飯煲之父」之稱的信興集團創辦人蒙民偉,話說當東芝推出第一個電飯煲後,全行紛紛設計同類型產品,曾在日本讀書的他,得知日本已由炭爐煮食演變成無火炊飯,便在1959年正式從日本引入樂聲牌電飯煲。六十年代初,香港人仍習慣使用火水爐或炭爐煮食,那年頭仍是歐美家電天下,加上日本與中國累積多年的種種歷史包袱,香港社會並不太接受這「日本貨」。蒙民偉深信電飯煲能改變港人生活,於是毋懼艱難,親自帶電飯煲在北角渣華道和銅鑼灣大丸百貨推銷,並在報紙大賣廣告,藉以引起市民注意。後來,他發現香港人用電飯煲時,喜歡放一點魚、一點肉在裏面蒸,並習慣經常打開煲蓋看,煲蓋開得多,飯就容易變生,於是一年後,他向日本公司提議把煲蓋中間部份換成玻璃,方便人看到煲內食物。經多番努力,終於在當時消費者心中留下「電飯煲即樂聲牌」的印象。電飯煲的入口量,亦由1960年的100個大升至1965年的8.8萬個,時至今日,信興已售出約1,000萬個電飯煲,一個一個排列起來,長約3,000公里。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