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海航或揸逾半股份港航疑違發牌規定

內地海航或揸逾半股份
港航疑違發牌規定

【本報訊】本報昨披露香港航空賺錢能力,比「老大哥」國泰(293)還高,港航撲朔迷離的最新股權結構亦首次曝光,若連同未確定是否港資身份股份所持有的約15%股份,包括內地海航在內股東總持股已逾半,若該批股份持有者非擁有香港身份證,港航有可能違反基本法發牌規定。當局指現時正檢討民航政策,對港航股權情況不作評論。
記者:鄭柏齡

由澳洲航空、東航(670)及信德(242)合資、擬成立的廉航捷星香港,拖了逾一年仍未獲發牌。近日,國泰以「母公司為澳洲航空的捷星澳洲所控制、像特許經營模式在本港營運」為由,指發牌予捷星不符基本法,更會「為本地的航空業及香港整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義正辭嚴指出發牌有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港航透過英屬處女島成立「香港航空集團控股公司」,全資持有香港航空及香港快運,外人難得知其股東結構。不過,上交所文件顯示,截至去年底,內地海南航空集團已成為港航大股東,連同未肯定是否港資的股份,總持股比例更逾半。
首三名股東,分別為香港航空控股(32.55%)、海航集團(香港)投資(29.2%),及海航投資(15.81%)。表面上,大股東香港航空控股在本地註冊,但記者查冊發現,該公司同時由三方持有,其中包括內地註冊的海航集團(香港)投資,持股比例超過三成。
至今年6月,海航投資透過認購新股及股份轉讓,持股量已增加至27.02%;公司註冊處上,則不見海航投資登記紀錄。換言之,由海航相關(包括海航投資)持有之港航股份已增至近七成;反觀肯定是香港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三成多。

運房局:正覆檢現制度

《基本法》列明,本地航空公司必須「在香港註冊並作為主要營業地」,運房局早前亦強調,股權分佈屬其中考慮因素。按政府及國泰說法,港航或已違反發牌條件。而截稿前,港航未有就以上問題作回應。
就內地股東持股逾半數問題,運房局回覆指,「正覆檢現行有關指定航空公司的制度,以優化有關安排,預計於未來數月完成覆檢」。然而,當局指覆檢期內不會審批發牌申請,亦不就港航問題作補充。
有熟悉政策的專家指,海航當年收購中富航空(香港航空前身)及港聯航空(香港快運前身)時,持股比例皆不超過五成,「嗰陣兩間航空公司都有牌,加上入股唔過半數,無違反規定」。不過,海航收購後逐漸增加持股,當局亦「無符」。快運及港航的《航空服務牌照》,分別在2017年底及2018年初到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