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遊未盡:效法台韓「地盡其用」

「議」遊未盡:
效法台韓「地盡其用」

立法會休會,我也暫且歇暑「還債」,陪伴家人旅行,償還過去一年因工務繁忙而欠下的相聚時間。旅遊不只是減壓,還有助開拓眼界,向各地成功經驗借鏡、提升香港。
上月陪家人遊台灣,我和家人都是愛花之人,所以特地到台北建國假日花市逛逛。置身花市中,頓時想到「地盡其用」。當地政府看出「無用之用」的可能,把高架橋橋底基地打造成今天人流如鯽的假日花市。相較之下,推動活化天橋底的步伐,香港委實滯後。上周初,我則首次踏足韓國首爾。首站當然飛奔明洞「朝聖」,替朋友狂掃女性恩物,大袋小袋裝滿了面膜、化妝品等戰利品。購物外還遊覽著名的清溪川,了解韓國政府怎樣將一條排放廢水的暗渠,復原至碧綠川流。當我親眼看見清澈見底的河水,再觀望兩岸河堤的文化休憩地綠樹成蔭,有畫家在辦畫展,心裏佩服韓國政府推動城市創意發展的魄力。

港府應開創新思維

朋友又帶我到首爾新發展區盆唐,該區規劃着重推動街道經濟,韓式小店成行成市,我也光顧一間街邊小食店,品嚐地道又實惠的7分鐘泡菜牛肉碢飯。邊吃邊想,為何天水圍、東涌區只有「倒模」商場呢?
城市發展無限,土地供應有限,怎樣在兩者之間找出解決方法?相信特區政府只要願意開創新思維,在規劃洪水橋、新界東北等新發展區時做到地盡其用,那麼人家做到的事,香港也定能做到。

撰文: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