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無夢(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有夢無夢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馬丁路德金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說50周年將至,我想起的,卻是歷史學家余英時日前談到「中國夢」的一段話。
習近平上台後提出「中國夢」。余英時早前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被問到「你的『中國夢』是甚麼?」他回答:「我沒有『中國夢』,有的只是人類的夢,我的『夢』就是大家平平安安,要做甚麼就做甚麼,想說甚麼就說甚麼。這樣的社會才是我的夢。」
他說:「我沒有要中國非常強大,凌駕於世界,這是中國人的虛榮心作祟。這種民族主義不是好東西,中共現在唯一能利用、有號召力的就是這點。民族主義應該只有被侵略時才應該有,那是為了讓大家團結起來抵抗外侮。」
馬丁路德金半世紀前,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的台階,向美國人描畫了他的願景。這篇演說之所此撼動人心,是因為它勾勒的,不僅是一個「美國夢」,更是人類的夢──不論膚色不分種族不管你是誰,都可以自由地平安過活,平等地追尋幸福。到今天,這個夢即使是未竟之業,與50年前相比,美國人已是向着馬丁路德金勾畫的理想邁步。
馬丁路德金的夢,是要讓所有人可以同樣地過有尊嚴的生活。「中國夢」,卻是一個「強國夢」:在這國度,官二代吃「神肉」、失蹤女主播傳被製標本、諾貝爾得獎人坐監妻子被幽禁、為被姦女兒上訪的母親判勞教……強權與弱勢,過的都是比小說更荒謬、比小說更離奇的生活。

陳沛敏
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