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泌尿科醫生勁流失

公院泌尿科醫生勁流失

【本報訊】人口老化,令越來越多男士患上陽痿及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統疾病,私營醫療市場對泌尿科醫生更是求才若渴。過去一個月有三名公立醫院泌尿外科顧問及副顧醫問醫生離職,轉投私營市場,未來一個月會再多一人離職。有醫生表示,公院部份泌尿科專科門診的例行新症,首次求診輪候期長達兩年半,前列腺癌病人也要輪候6周,擔心人手流失影響服務。
據悉,公院過去一個月有三名資深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離職,包括精於微創手術的伊利沙伯醫院外科顧問醫生陳偉希(圖),已過檔養和醫院;另外兩名副顧問醫生分別是屯門醫院的俞昌,及東區醫院的戴志健。未來一個月再有一名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離職。
陳偉希表示,已於公院工作21年,故希望有新挑戰,也計劃在私院發展新技術,因而離職。人口老化令男士患泌尿系統疾病,如前列腺癌、膀肛及小便問題等越來越多,私營服務需求上升。陽痿新症病人於公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很長,伊利沙伯醫院需最少兩年,部份公院要輪候5年以上,「長者年紀大要等3、4年,令人好洩氣。」不少病人因而轉向私家醫生求診。
陳偉希表示,其顧問醫生職位會晉升一名副顧問醫生填補,但原來副顧問醫生職位未能填補,顯示公院資深醫生不足。
屯門醫院外科部門主管文志衛表示,擔心醫生流失會影響服務。屯院本來有5名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早前該副顧問醫生離職後,只能晉升一名醫生替補其職位,現仍有一個專科醫生空缺懸空,相信其他醫院醫生離職後,造成更多空缺。
全港約有110名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當中僅約60人於公院工作,服務全港約85%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人手嚴重不足。

屯院新症輪候兩年半

文志衛表示,近年公院服務需求大增,屯院泌尿科專科門診例行新症首次求診的輪候時間約兩年半,相信其他醫院需輪候1至2年。專科門診原定第一優先及第二優先緊急新症病人,應分別於輪候2周及8周內獲首次診治。但屯門醫院最少有10%第一優先及第二優先個案不能達標,部份第一優先個案要輪候4周或6周才獲首次診治,當中有前列腺癌病人。醫生惟有更小心篩選輪候病人,令最緊急病人盡快獲處理。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