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Jackson Hole的央行行長聯會,沒有伯南克;與會者在走廊飲咖啡時,難免會猜測,誰會在2014年代表聯儲局。
耶倫?央行小圈子,似乎也更傾向由她去接任。不過,至今仍然有傳奧巴馬會委任克林頓時代的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空降到聯儲局。今次央行行長年會,有更多小道消息,說薩默斯仍看高一線。在國際經濟官僚圈子,薩默斯甚有江湖地位;但是央行行長有央行行長的特殊地位,引來這麼多的猜測。
靠財政政策調控經濟
由誰去接任聯儲局,究竟有甚麼意義?雖然說制度大於人事,但每個主事者都有一定的歷史任務;沃爾克要對付的是通脹,格林斯潘進行了連串的救市。伯南克自以為可以將聯儲局由人治變成由量化指標自動導航,結果卻是尾大不掉的量化寬鬆。
下任聯儲局主席,不但繼承了伯南克未完成的任務,也要有自己的歷史責任。薩默斯已經開門見山地說,以財政政策對經濟調控更為有限,這明顯跟現在的主流觀點有分別。假如薩默斯言下之意指,貨幣政策的功能,只是為財政政策服務;這立場雖然是坦白,但教人心寒。畢竟,美國目前各級國債已經瀕臨無法償還的水平,總有一天,美國財政部會發現,財政政策會耗盡彈藥。
不過,可別忘了克林頓平衡預算的神話。雖然說一定程度上當年的美國民主黨,延續了列根改革的延後紅利,但克林頓任內的經濟政策傾向開放,就連薩默斯也講過,今時今日經濟學界無一人不是佛利民門生(We are all Friedmanites),所以他說經濟調控主要靠財政政策,也可以了解要將聯儲局的河水和井水分清楚。
無論如何,主觀願望勝不過客觀的限制,我始終相信無論誰做聯儲局主席,都是殊途同歸,只是經歷有所不同罷了。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