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現實中的Iron Man - 丘亦生

金融雲端:
現實中的Iron Man - 丘亦生

被視為Iron Man真人版(他在電影中確實與主角有對手戲)的科技富豪Elon Musk,近日又有新搞作。
他上周末在Twitter透露,本周將會公佈錄像,是他如何在空氣中指手劃腳來設計火箭零件,並以鈦金屬3D列印出來,他笑言自己不會造iron man的盔甲,但今次用手勢來做設計的靈感,確實是取材自電影的。
南非出生的Elon Musk,雖然只有42歲,但估計已擁有80億美元身家。成名作是網上支付系統Paypal,但新近的搞作鋪鋪顛覆,民營火箭公司SpaceX成功獲美國太空總署給予逾十億美元合約,電動跑車公司Tesla走高檔車路線,竟然亦殺出一條血路,其S型號有口皆碑,最近更於官方安全測試中取得接近滿分的成績,年底會進攻亞洲,被視為比亞迪(1211)的嚴重威脅。

鬼才貪玩 科技無疆界

也許因為Musk這鬼才的往績太頑強,所以當他月初提出速度快過飛機的磁浮列車Hyperloop的計劃,大家都疑中留情,不敢笑其天馬行空,批評者只敢說其計劃在政治上行不通。
近期矽谷一班科技富豪,開始越玩越大,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除了失驚無神去收購《華盛頓郵報》外,亦鍾情於研究廉航,不過是上太空的廉航版,亦有份投資一家計劃去小行星採礦的公司。這邊廂Google創辦人Sergey Brin投資的試管牛肉又成功培育。
這類企業家,可能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稱職上市公司CEO,他們貪玩,有時甚至分不清夢想與造夢,又不會算到盡才投資,而且項目天馬行空到連風險都量化不了,total loss絕對可能,退休基金一定不會參與。
不過,世界卻不可以沒有這些人,尤其是當大家都蕭規曹隨、打穩陣波,有錢情願炒樓,滿足於拍一套又一套的續集,或山寨人家的好橋。
有人肯冒險、大想頭,並且全情投入,為了虛榮又好、天真又好,將科技的疆界推前一點,是世界得以進步的泉源之一。

企業家創新 嚇壞普京

當然,他們未必像Iron Man一樣,落手落腳做每樣發明,但他們有調動大量資源的能力,也走在科學前沿,比起風險投資基金,又沒有短線賺錢或止蝕的壓力,可以放長雙眼,提升項目成功的機會。
知不知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最害怕誰?是上月底辭世的頁岩氣之父George Mitchell,經過他20年來不斷嘗試,千金散盡,終令開採頁岩氣的技術及成本出現突破,不但令美國有機會達致能源自給自足,亦令俄國的資源霸權地位出現破口,在歐洲列國中的硬實力開始倒退。
有誰想到,改變大國勢力平衡,甚至成為後海嘯時代美國國力翻生的關鍵,竟然是一個默默耕耘的企業家。這類故事,可能比電影中Iron Man集集千篇一律打大佬更加有趣,也比地產霸權具啟發性得多。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