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麵食大放送

日本麵食大放送

世界各地都有食麵習慣,好像亞洲尤其多變化。香港有代表性的雲吞麵、各種湯麵及炒麵。被譽為美食之都的香港,近年就日本麵大熱,拉麵店成行成市,更有24小時營業的人氣拉麵店進駐香港,相信烏冬店、蕎麥麵店等會陸續有來。

也許因香港人愛吃麵,不少餐廳都加入麵的菜單。從日本過江來港的麵店,一般都為保持品質,只賣叉燒拉麵,不加其他菜式。但在香港的餐廳或麵店,大家都可以吃到其他東西,吉列豬扒、天婦羅麵等,或創新的Topping也有。當然,只要好吃,也沒有甚麼是不可以的。但在日本,如果是拉麵專門店,除叉燒拉麵,其他「創意Fusion拉麵」真很難看到的。(笑)

今次就同大家講一下日本人吃麵的習慣及各式麵食吧!

流水冷素麵

家用流水麵機在city'super有售,約售三百元。注入食用水,把麵條放入隨水流轉,亦可享流水麵的風味。

在香港的日本料理店也會見過冷食的素麵吧。上碟時大都是將白色麵條放在碟上,伴一碗蘸麵的湯汁,十分簡單。其實素麵在日本餐廳或家庭都是常吃的東西,而且是夏天很受歡迎的麵食,我們都愛將素麵放在盛了冰的竹筲箕上,讓它鎮得冰涼來吃。作為「夏燑風物詩」──夏日詩意的休閒活動,去郊遊行山時,我們都會光顧流水素麵店。麵店大都會將冰涼的天然山水引進長長的竹管內,並將麵放入竹管,好讓麵隨流水由上而下「游」至客人面前,大家用筷子從竹管上直接挑來吃。是不是很好玩呢?除了素麵,也會以新鮮的河魚、活鮮及山上野菜等作伴食。這種觀光遊山美食活動,既可玩樂,也可接觸日本飲食文化傳統,很有意思。大家去日本旅行也必定要試啊!注意:一般只在夏天才開店啊!

流水瀑布下食流水麵,真可解暑。

鹿兒島指宿市有著名的黑砂風呂,出一身汗後食清涼的素麵最爽!

拉麵

日本各地從北至南的拉麵都各有特色。基本湯底有雞骨、豬骨、醬油、鹽味及味噌。北海道天氣較冷,大家愛吃濃味的,如味噌;九州就是豬骨湯最有代表性;關東則多吃醬油味。我故鄉北海道四面環海,海產豐富,所以多用海鮮湯底,而且也會以海鮮代替叉燒。香港最受歡迎的,據說是豬骨湯,加厚厚的叉燒及溏心蛋吧!吃過眾多的拉麵,最深印象的是「涮涮和牛拉麵」。湯底是清爽的醬油風味,加大量的白葱,薄切和牛鋪滿麵上,將熱湯淋上和牛面至喜愛的生熟度。可惜在香港仍未見到有店子做此麵。今次就教大家在家中做,一定要試啊!

天婦羅蕎麥麵與日本酒

香港人最愛點的蕎麥麵,一定是天婦羅蕎麥麵了。天婦羅和蕎麥麵分別用碟盛着上桌,先吃麵或是天婦羅都沒所謂,隨心隨意。其實,在東京及關東一帶,都有其傳統的吃法,叫做「拔褀/NUKI」或「天拔褀/TEN NUKI」。意思是,叫店子先上天婦羅,讓客人用來送酒,待飲完酒才上蕎麥麵。這種傳統被稱為「江戶之子」,東京人特有的飲食文化。因為日本人愛飲酒,天婦羅好送酒,想先吃,但如果麵太早端來,麵腍掉便不好吃了,所以店子都很貼心,可提供分開先後上的服務。因此,演變至不少蕎麥麵店都是大家聚腳飲好酒的地方,大家可見到蕎麥麵老店都藏有很多好酒,或稀有的或矜貴的,就如一間酒吧般。是蕎麥麵或日本酒粉絲的,下次真要嘗嘗點一客「天拔褀/TEN NUKI」,體驗一下這個很帥的江戶之子文化吧!
作者:Kei San 攝影:劉永發

燒魚流水素麵

材料(4人份):
素麵200克、薑3片、葱花適量 麵蘸汁:味醂/酒各3湯匙、醬油6湯匙、水600毫升、鰹魚碎30克 鹽燒魚:鮎魚4條、鹽適量 蘸魚醬汁:白醋/醬油/檸檬汁各1湯匙

鮎魚又名香魚,把胃和臍位去掉,整條魚都可吃,日本食法多為鹽燒。city'super有售,約$30/條。

做法:
1.素麵灼5分鐘至熟,過冷河後瀝水備用。生薑切絲。

2.煮麵蘸汁:將味醂和酒注鍋中加熱,把酒精蒸發掉,下醬油及水煮沸,加鰹魚碎後轉中火煮2分鐘。待涼後放雪櫃備用。

3.用鹽塗在魚身輕擦去魚鱗、洗淨。用廚房紙吸乾水份。把蘸魚醬汁材料混合,備用。

4. 以長竹籤從魚口插入至魚尾位。再在魚身、尾及鰭位灑上鹽,然後放入已預熱至230℃焗爐烤8分鐘即可。

5.吃時把麵條放好,加入薑絲和葱花,沾麵汁同吃。魚和醬汁同上一起食用。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