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數據證自己手術效果理想余卓文今反擊 望恢復動刀

持數據證自己手術效果理想
余卓文今反擊 望恢復動刀

【本報訊】被封刀的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余卓文,今日將舉行記者會詳述事件始末,以及反駁管理層對他的指控,是他被封刀後首次現身。據悉,醫院管理局初步認為現時沒統一國際認可標準,審核通波仔手術,擔心今次指控余手術成效差的數據站不住腳。局方希望專責委員會完成調查後,可淡化事件。
記者:陳沛冰

被禁止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做手術的余卓文,今日會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據悉,余卓文已準備通波仔手術的數據,證明自己手術效果理想,包括過去三年他進行600宗通波仔手術,只有一宗死亡個案。他會回應指控及反映被不公平對待,希望盡快恢復做手術。
據悉,余卓文曾向本身是律師的涂謹申諮詢法律意見。封刀事件於今年2月1日發生,拖拉逾半年,令余「屈咗好耐」,今日終可公開回應事件,心情變得較好。

醫管局進退兩難

醫管局初步評估事件,認為現時沒有統一國際標準審核心臟科手術,擔心今次用來指控余卓文手術成效差的數據會受質疑,以及成為將來余卓文採取法律行動的理據。現時部份公立醫院使用的審核方法,未獲國際認可。
上周醫管局表示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余卓文的手術成效,需時2個月。據悉,組成專責委員會期間,該局面對兩大問題,包括未必有足夠具份量的本地專家擔任小組成員,以及該局曾想找外國專家協助,但進度不理想,若繼續花時間找人,會拖遲調查報告,令醫管局進退兩難。
醫管局不想事件鬧上法庭,希望等專責委員會完成調查及提交報告後,事件慢慢淡化。封刀事件曝光後,醫管局總部未與余卓文接觸。
有資深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因為不同地方的設備及人手等均有差別,故國際上沒有統一標準審核通波仔手術。一般而言分緊急及非緊急手術,高風險緊急手術死亡率可高達10%至20%,低風險非緊急手術死亡率應少於1%。
此外,余卓文早前就被封刀一事向香港醫學會投訴,該會會長謝鴻興去信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

,認為該局應將指控余卓文的數據,交予第三方獨立審核。禁止余卓文做手術會拖慢服務及影響病人,對於人手緊絀的醫管局來說,此決定令醫學會感驚訝。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