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食物換算概念額外熱量 無所遁形

學習食物換算概念
額外熱量 無所遁形

【本報訊】乾炒牛河、廈門炒米等美食令人垂涎三尺,但進食這些高脂食物後,便要付出沉重代價去保住苗條身材,隨時要跑步或游水逾兩小時,才能踢走額外攝取的熱量。醫管局九龍東醫院聯網營養部經理李小碧表示,很多時難以逐一計算每餐吃下食物的熱量,能否被各項日常活動抵銷,建議市民學習「食物換算」概念,有助吃得健康。
記者:梁麗兒

在日常生活中,逐樣計算食物的熱量不容易,食物換算也十分繁複,但李小碧指出,後者較易計算自己「嗰餐係咪食大咗」,有助分別比較健康或不健康餐單。例如吃一碟乾炒牛河,可攝取875卡路里;吃一碗皮蛋瘦肉粥則攝取302卡路里,兩者相差573卡路里。若選擇乾炒牛河,之後便要多做運動,踢走額外攝取的熱量。

食無對錯 須知箇中差別

「每個人都有自己嘅新陳代謝速度,揀咗食高熱量、高油份嘅食物,放棄咗低熱量、低油份食物,即係你會吸收多咗熱量同油份,就要付出多啲去消耗」。她舉例,以體重60公斤計算,要額外用3小時在運動場步行約36個圈(每圈400米),才能燃燒不選皮蛋瘦肉粥,而選吃乾炒牛河多出的573卡路里。如選擇跑步,60公斤體重人士跑步1小時,可燃燒420卡路里;游水1小時則燃燒360卡路里。換言之,要跑步或游水超過1個小時,才能抵銷選擇高脂食物額外攝取的熱量。
另一例子,進食一碟時菜排骨炒麵攝取1,125卡路里,一碟燜蘿蔔牛腩飯則664卡路里,兩者差距461卡路里。市民要額外用2小時在運動場步行約24個圈,才能燃燒不選燜蘿蔔牛腩飯、而選吃時菜排骨炒麵多出的卡路里,「飲食唔係分對錯,最重要知道當中差別,唔係揀咗乾炒牛河就死梗、冇得救,係要做返多啲運動,或者早兩個站落車行返屋企」。
港人生活忙碌,有時兩餐當一餐,或隨便到茶餐廳食碟頭飯填肚。她建議要避免將兩餐或三餐當一餐,最好小食多餐,如分開六小餐,藉此減少每餐食量。若感到肚餓才吃,隨時食量大增,不知不覺吸收多了熱量。到茶餐廳吃飯也有貼士,如選擇湯飯或湯粉麵,減少餸菜用油,少吃炒粉麵飯,或要求白飯及餸菜「分開上」,可減少吃芡汁。
不少人放工後外出應酬或食消夜,她指,若已吃飽飯,應避免在消夜期間進食高熱量或煎炸食物,可選擇湯粉麵、生果或「齋飲嘢」。礙於晚上活動量大減,身體難以燃燒卡路里,為免脂肪積聚,不建議太夜進食。至於夜班工作人士,只要配合生理時鐘進食,如日班人士一樣,起床後如常吃三餐,可避免過量攝取熱量。

韓式公仔麵近600卡路里

日常飲食陷阱多,她提醒市民在茶餐廳飲奶茶或咖啡所使用的煉奶、花奶脂肪含量較高,應盡量少糖少奶,或到有提供脫脂奶的店舖飲咖啡。近年流行的韓式公仔麵,因麵底較大,吃一碗已吸收近600卡路里,比一般港式公仔麵近500卡路里高。另外,吃較健康的穀麥方包也要看份量,如較大塊及較重,可能屬高卡路里食物,需細閱營養標籤比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