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腦掃描影像 讀心術有望成真

破譯腦掃描影像 讀心術有望成真

讀心術有望成真?荷蘭有科學家以形態識別程式破譯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腦掃描影像,讓研究員知道測試者正在看着甚麼東西。這成果令科技界鼓舞,有望成為未來讀心術的基礎。
功能性磁振造影一般用作量度掃描整體大腦活動,但是荷蘭內梅亨大學研究員利用這項技術,集中觀察大腦枕葉(occipital lobes)的立體像素(voxels)變化。讓連接腦掃描器的測試者,先後看着螢光幕上的B、R、A、I、N、S字母,經程式運算當中腦部枕葉的立體像素變化,再結合成影像,就會算出測試者見到不同的字母時,腦內產生的變化。

料可解讀人臉模樣

研究員解釋,枕葉是大腦皮層四個腦葉(lobes)之一,主要用作處理視覺訊息。而立體像素則是類似像素(pixel)的三維空間(3D)分割概念,體積約兩立方毫米,只要程式成功模仿大腦處理影像的方法來解讀枕葉立體像素的變化,並將結果化為圖像像素,即可將測試者看到的影像,重塑在研究員眼前。
負責研究的科學家赫韋指,今次應用的運算方法較以往的技術更準確,並能處理更多數據。今次實驗只涉及1,200立體像素,若未來儀器更先進能處理15,000立體像素,將可解讀測試者看到的人臉模樣。不過赫韋強調,現在距離有讀心仍然遙遠,因為腦掃描只可以解讀大腦對影像刺激的反應,與解讀思想不同。
英國《每日郵報》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