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盛暑,是吃桃的季節,我至愛的桃在日本,明知溫哥華沒有日本桃,桃癮上來了,還是忍不住去超巿買桃頂癮。巨大如球場般的超巿內,蔬果品種繁多,桃也有數款,全屬美加品種。所有的桃論箱出售,每箱十隻或一打,盒子無蓋,大約是為了防止桃子過熟。
加拿大人買桃子很簡單,看準了哪個品種,隨手搬起一盒放進購物車內,推走。整個過程不超過兩分鐘。我在桃子邊站了好幾分鐘,因為不確定加州桃和加拿大黃桃哪一款更好吃。我知道不能以日本桃的標準去要求它們,卻也不想買到太難吃的。
因為站了幾分鐘,結果被我見到一個五、六十歲的中國大媽,在逐隻逐隻挑桃,每一隻都拿上手掂掂重量,又目測大小,把略小的挑出來,換到別的盒中。一個當地人看不過眼,大聲斥責她。她卻聳一聳肩,一副「你奈我何?」的無賴相。加拿大人果然拿她無符。中國人之自私,叫人瞠目結舌。不過是為了多吃一片桃肉,卻不介意丟盡自己的顏面,連帶令所有亞洲人形象受損,而永遠不會覺得內疚。
中國大媽近年異軍突起,成為強悍的代名詞,她們在家鄉陪子女見工代子女徵婚,去香港炒貴黃金,在美國的超巿,則以在超巿內進食未付款食物而技驚四座。這樣的神奇人物,居然讓我在加拿大邂逅了,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