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與國際專家全球首次發現,內地華東活禽市場雞隻,出現新變種H7N7禽流感病毒;其基因與引致內地逾百人感染的H7N9病毒很相似。部份雞隻同時擁有該兩種病毒,病毒主要在口咽及呼吸道繁殖及排毒,容易感染人。港大專家表示,不排除入秋後該兩種病毒會出現零星人類感染個案。
港大與國際專家今年4月,於溫州、青島及深圳收集逾3,000個樣本化驗,包括雞、鴨、鵝、白鴿等活禽的咽喉樣本;及活禽市場、農場及濕地的家禽糞便及水樣本。
結果發現,約10%溫州活禽市場雞隻樣本中,帶有新變種H7N7病毒;於溫州及青島活禽市場的雞隻樣本,發現H7N9病毒。
研究又發現,H7N7及H7N9病毒的形成過程非常相似,過去10年東亞的野鳥將H7病毒傳給家鴨,病毒基因在家鴨體內先重組再傳雞。H7病毒在雞體內與H9N2病毒經基因洗牌,分別造成該兩種病毒。該兩種病毒各有8條基因,當中7條非常相似,估計兩種病毒約半年至一年前出現。
病毒存於雞隻口咽
研究檢測到該兩種病毒,主要存在於雞的口咽及呼吸道,故活雞是導人感染的源頭。專家又將H7N7感染哺乳類動物雪貂,發現可引致雪貂肺炎,病毒可透過鼻腔及糞便排出。有關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自然》(Nature)科學雜誌。
領導研究的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管軼表示,華東雞群中同時存在H7N9及H7N7病毒,不排除入秋後會出現零星人類感染個案,H7N7也可能會引致爆發。
該學院助理教授朱華晨表示,內地當局不應再在街市存放活禽,或實施日日清,在運輸及銷售時隔離不同種類家禽,避免病毒在家禽之間交叉洗牌。 因H7N9病毒主要存在於家雞的口咽及呼吸道等部位,很可能是由這些部位傳播給人類,故應切斷人與活雞的接觸,減低爆發風險。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