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期分析國際會計師組織板塊的移動及國際會計準則,今期分析國際審計準則。
國際審計準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ISA)的編制是由國際會計師協會聯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IFAC)名下的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IAASB)所負責。
香港早與國際接軌
IFAC是一會計師公會或協會組成的國際聯會,其170多位會員均為不同國家地區的會計師組織,而不少國家有多過一個會計師組織為會員,令到在IFAC理事會及下屬委員會爭凳仔及各懷鬼胎的情況屢見不鮮,例如英國有六個會員、美國有兩個、加拿大有三個、澳洲有兩個及印度也有兩個。而其會籍分為A、B及C三類,以屬會會員人數計算。IFAC的總部設在紐約,其經費則由三類別會員的年費來支撐,香港會計師公會屬B類會員,其每年向IFAC的會費負擔約200萬港元,IFAC的經費來源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不同,後者的經費是由其信託委員會去募集的。
IFAC屬下的審計準則及專業操守委員會過去10年來大展拳腳,其英文名稱則由Committee升格為Board,其運作的獨立性及透明度亦隨着升格及行外人士被邀加盟及監察而大大增加,這在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後,要挽回投資者及公眾對會計界的信心所必需的。
IAASB頒佈的審計準則稱為國際審計準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ISA),而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審計準則多年前已跟ISA接軌,再加上香港會計準則早於2005年已與國際會計準則IFRS接軌,因此香港的上市公司經審核賬目已與國際標準接軌多年,可比性亦已達到國際標準多年。在接軌時我們是全亞洲名列前茅的。
部份公司偷換概念
然而到今天,在港掛牌的上市公司(包括H股、香港註冊的及海外註冊的) 在用詞上披露採用不同的會計準則來編制賬目及其審計師用不同的審計準則來進行獨立審計,咬文嚼字的說本公司的賬目是根據中國會計準則、香港會計準則或國際會計準則去編制,這往往給讀者帶來「可能有差異」及「不同標準」錯覺,而其實是沒有差異的。
為何我們的專業團體、監管者及監管機構不把已簡化的事情立例簡化地告知大眾呢?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
一副24字的對聯影響蔡瀾一生,今集《亂噏24》,蔡瀾為你逐句解釋!
點擊以下連結,全集即時重溫!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