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WhatsApp背 - 蕭煒春

不要WhatsApp背 - 蕭煒春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智能手機對這一代的孩子影響深遠。家有子女的,都明白小小一部手機,對家中各人可以產生出如何巨大的磁場效應,磁場一旦成形,基本上牢不可破。我家小悠擁有智能手機短短一年,雖然只是非常低階的三星GALAXY Pocket,已足以令她時刻低頭,不是收發WhatsApp,就是在Instagram上流連。母女倆為此不時爭執,罵當然罵過,更極端的如沒收手機、把社交功能apps全部鏟除也試過了,但上了癮就是上了癮,年輕人總有辦法突破成年人的封鎖。

英國《每日郵報》早前引述荷蘭外科醫生Andre Soeterbroek在一份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指越來越多小孩出現「Gameboy背」,尤其是八至十八歲的孩子,無時無刻埋首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維持同一姿勢過久,加上坐姿不正,令致因椎間盤突出或脊柱外彎而求診的人數大增。情況之嚴重,類同一百年前歐洲廣泛出現的駝背童工問題,「孩子獃在雪茄廠彎身工作,與花八小時玩iPad,兩者對身體的影響並無分別。」雖然稱之為Gameboy背實在有點過時,(有多久沒有見過Gameboy了?)倒不如稱之為WhatsApp背更合時宜。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盡可能推遲他們使用智能手機的歲數吧。大人要換手機,最好是把舊的賣掉,不要變作取悅小孩的禮物。除了對脊椎不好,不當使用手機的禍害遠不只於此。
‧市場調查機構TNS去年訪問了一千名家有十至十五歲孩童的法國家長,孩子全都擁有手機,四成半人用的是智能電話。六成一受訪家長坦言,孩子的手機是導致家嘈屋閉的元凶(若用的是智能電話,比率更上升至六成九),主要是因為孩子在不當的時候使用電話,但當父母要找他們時,卻總是聯絡不上。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發現,來自較富裕地區的學生睡眠不足情況嚴重,直接影響在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三方面的表現。專家歸咎是因孩子身邊充斥大量電子產品,臨睡前仍忙於使用手機和電腦,螢幕光線靠近臉孔,打擾了睡魔,影響睡眠質素。
‧世界衞生組織(WHO)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手機輻射列為可能致癌類別。研究發現,若連續十年、平均每天使用手機超過三十分鐘,腦部患上神經膠質瘤的風險增加四成。
‧英國非牟利組織MobileWise尤其關注兒童使用手機的害處,因孩子的免疫系統仍在發育階段,在使用手機時,大腦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
‧你一定見過孩子以手機「送飯」的場面。澳洲已有人發起Stop Phubbing運動,並瞬即獲得全球各地響應。Phubbing是phone和snubbing兩字的合成字,意思是指在社交場合只顧望着手機,而不理身邊人存在的無禮行為。
吸取了家姐的教訓,我盡力避免小芊過早「享受」手機帶來的「樂趣」。問題是,她身邊不過八、九歲的同學,原來已人手一部iPhone。一位同學仔告訴我,他不過把手機關上兩小時,開機即彈出二百多條WhatsApp訊息,大部份都是「hi」、「lol」等消閒語,即使不作回覆,要把它們全部讀完也着實要花上數十分鐘。為避免孩子出現WhatsApp背,我選擇狠心一點,智能電話暫時no way了。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