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戒奶嘴 延緩社交

遲戒奶嘴 延緩社交

吸啜安撫奶嘴能令寶寶安睡,不過當你知道小朋友的語言能力因而減慢,會否怕他們戒不甩這個「奶嘴癮」?事實上,選擇奶嘴不當更有機會令寶貝長大後嘴形有變。今日就教大家選得正確,也請專家教你如何戒得合時!

記者:張文蕙

攝影:潘志恆

模特兒:Nie、凝芝、贊之

依賴奶嘴抑制探索

對於寶寶啜奶嘴,各界兒科專家都抱持不同意見:有人認為一歲以下的寶寶都希望得到口腔的滿足,認為這是正常的成長發展;有說讓寶寶啜着奶嘴睡覺可以令他們睡得安穩,從而減少翻身,減低因呼吸受阻而猝死的可能性。註冊西醫張傑醫生認為,在寶寶吃母乳的初期,即約六至七星期前,實應避免吸啜奶嘴,因為吃母乳比啜奶嘴更啜得用力,太早給寶寶啜奶嘴,很易令他們對吸啜力度產生混淆,在吃母乳時不知道要用力一點,對乳頭吸啜力不足,母乳的分泌便會因而減少,引致媽媽提早斷乳,寶寶就得被迫改吃奶粉了。

註冊西醫
張傑醫生

張醫生又指,寶寶最遲的戒奶嘴界線應是一歲半,因為小朋友不應只用口腔去接觸各種新事物,更應利用眼耳及四肢去了解世界,若只沉迷於啜奶嘴的滿足,很大機會減低對外界的好奇心。「這個時候的小朋友的社交活動已經很活躍,試想他們還在沉迷着啜奶嘴,難免影響正常的活動如說話能力及面部的表達。」有研究發現,常啜奶嘴的寶寶較少作出微笑、聆聽、打招呼等舉動,學習社交的能力自然減低,而且語言的發展也較早戒奶嘴的小朋友慢。

張醫生建議,即使遇上小朋友哭鬧,也可用言語、擁抱等呵護,不一定用奶嘴「解決」。至於讓小朋友安睡,小時候的確可用奶嘴,但只能作為一種訓練作息的工具,大一點可以轉換安全的固齒玩具,間中咬着玩,或放些軟綿綿的洋娃娃作陪伴,慢慢戒掉奶嘴。此外,張醫生也提醒,經常啜奶嘴會刺激口腔分泌,在奶嘴上的細菌容易滋長,有機會讓細菌從口腔進入耳道,抵抗力低的寶寶容易患上中耳炎。所以就算給寶寶啜奶嘴,媽媽對於奶嘴的衞生也要十分注意!「每天要做足奶嘴的早晚清潔工夫,就如消毒奶樽一樣。買奶嘴時最好買些有保護殼的,不使用時用保護殼蓋好,亦要定時更換;另外要避免奶嘴使用過長時間,以免細菌增多,如果有裂痕或龜裂也必須更換,以免寶寶誤吞奶嘴的物料。」

吸啜力度產生混淆後,易令母乳的分泌因而減少。

安睡寧神靠按摩

奶嘴雖有安撫睡眠的作用,但始終不能過份依賴。註冊中醫師姚怡超指,簡單的經絡及穴位按摩可作幫助。媽媽可在寶寶的兩眉中心,即中醫所說的「印堂穴」輕輕按壓掃動,這個動作能幫助寶寶「氣順」,從而慢慢熟睡。此外,合理的作息和餵食都很重要,例如要留意定時、不過飽的餵食。還要讓小朋友知道白天跟夜晚的分別,白天時開音樂製造聲響,讓他知道這是白天;至晚上盡量給孩子一個全寧靜和陰暗的環境,這時盡可能減少抱着他,讓他完全處身於寧靜的環境下安睡。另一方面,為寶寶準備一個抱枕,讓他睡覺時可以依附,也能增加安全感,睡得更甜。而姚醫師認為坊間的開奶茶也有安神的作用,小朋友倘不能安睡時也可以此作幫助。

註冊中醫師
姚怡超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