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寬後遺】
近日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連港股也拖冧,歸根究柢,也是美國當年量化寬鬆政策惹的禍。過往數年,環球各國一起享受量寬的好處,主要經濟體系亦接連加入印銀紙戰團,現階段卻先由新興市場開始為印銀紙還債,恐防後遺症遠未結束。
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宣佈量寬政策,資金從此流向各個新興市場,過份投資形成多個行業供應過剩,個別地區樓市亦漸起泡沫,後遺症延續至今。
美國退市逼在眉睫,惟未退市,新興市場先見走資,影響區內需求,銀紙氾濫亦令油價等等上游商品成本高企,形成印度、泰國等國的經濟遭遇首輪打擊。最近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衝上2.8厘以上水平,加息看來非遠,情況惡化勢再影響資產市場,構成下一波衝擊。
隨着美、歐、英使出量寬政策後,日本去年底亦加入印銀紙戰團,令經濟大國的印銀紙政策推升至極致。美國選擇即將退市,勒緊褲頭的日子才剛開始,新興市場股市已見大瀉。其中,內地A股於09年8月率先見頂,至今跌四成,港股亦半死不生接近三年,而印度股市最近才現跌勢,7月高位至今挫12%。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