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人物:出櫃女同志提親 嫁定娶?

專題人物:出櫃女同志提親 嫁定娶?

阿米打算今年11月跟女友Elly到美國波士頓結婚,但提親真是一個大難題,雙方家長頭一次網上見面,阿米的母親一小時前才剛接受女兒是同性戀的事實,現在又要和親家因婚後生活問題而討價還價起來。
一切都因為英國上月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本港有團體開始宣揚同性婚姻立法的思潮,受這股革命浪潮衝擊,本港同志界也掀起一股趕結婚的熱潮。
不理世俗眼光容易,但結婚豈只是兩個人的事。阿米一直有勇氣向全世界承認自己性取向,也敢於實踐真愛,但從未夠膽向母親親口承認,怕她無法接受,現在一次過要向母親坦白還要通知婚訊,當中壓力超乎想像,《爽報》直擊整個提親過程。
記者:蕭瑩盈 攝影:胡堅

阿米真的「夠薑」,決定和Elly結婚後即在facebook上打出結婚啟事,朋友看到消息紛紛祝賀。她此時心頭洋溢着喜慶,但一塊大石卻放不下,就是如何告訴母親呢?直至阿米的姑姐在fb得悉她的婚訊,再告知米媽「娶新抱」喜訊時,最難面對這一天終於到了。
如今距離結婚日子只剩三個多月,她向記者坦言仍未有勇氣交待,一直拖着,希望到米已成炊時媽媽不會反面。「對阿媽,我連出櫃都未做呀,寧畀佢知,莫畀佢見,有女友上嚟,都只話係朋友」。
媽媽一直是阿米死穴,除此外她甚麼人都不怕面對。對自己的性取向也非常清晰,訪問時任影任問,連自己拍過25次散拖、七次認真、最痛一次是前女友一腳踏兩船、交歡後女友在床上攬着抱怨她不是男人等等,都巨細無遺和盤托出。「結婚雖然只係一紙婚書,但係一個承諾,只要係真愛,有勇氣、信心,同性戀者都可以開花結果」。23歲在浸會大學唸三年級的阿米,立場堅定,她說挑了今年11月8日女友Elly的生日,在對方所住的美國波士頓共諧連理。

阿米(左)、米媽(右)、Elly和Elly媽通過FaceTime首次見面,已談到生育等敏感話題。

在facebook公佈婚訊,贏得600多個like。

披荊斬棘,阿米也要為愛侶套上結婚指環。

阿米自細男仔頭,最痛恨洋娃娃和花裙。

中一「追女仔」遭學校投訴

害怕面對是因為太愛媽媽,阿米的父母很早離婚,米媽向來視獨女如珠如寶。中一時試過收到學校投訴,指阿米喜歡「追女仔」,米媽當時已晴天霹靂,追問女兒是否同性戀者。看見母親惶恐絕望的眼神,她不忍打擊,只得年年耍太極推說「唔知,遲啲再答你」。然而剷青短髮等豪邁舉止瞞得過誰,十多年來兩母女只好「呃呃両両」,見步行步!
這天阿米如實告知婚訊,一天內要接受兩大打擊,雖說心裏有數,但米媽還是不懂得如何面對,扭過頭向記者說,「點解明明係女,長大變咗男仔,両家好似多咗好多lesbian,唔知係咪因為食物、基因影響呢?」多年來她怕得要死,一直裝聾扮啞,「上年聖誕佢去美國,我幾驚佢會做手術,返嚟第一件事睇佢身材有冇變」。她希望女兒是外在因素「搞錯」,還有轉機,但一年一年過去,事實越來越清楚,「佢用行動話比我知,佢係!」
婚訊既是震撼也是解脫,想不到阿米和米媽終解開了死結,大家首次打開天窗說亮話,甚至談起婚禮細節。「你結婚低調啲好,驚你將來條路難行」,甚麼事情都敵不過母愛,她始終不捨得逆女兒意。
女兒要結婚,到底是嫁女還是娶新抱,米媽起初一片混亂,但她後來想清楚沒有失去獨女,便不大情願地彎嘴露出微笑表情,但另一隻手又不安地「摵」着手踭,「盡量接受佢係同性戀者囉,平時都有睇有關資料,以前覺得好騎呢古怪,好彩呢幾年社會開通好多,不過行呢條路始終難,做錯乜嘢,人哋會先入為主,要額外努力補分」。

阿米相信,只要有信心和勇氣,同性戀者也可以開花結果。

阿米說,女同性戀者經常互送窩心禮物,非異性戀可比。

Elly送的鴨舌帽,掛滿房間一角。

母親要抱孫 邊個陀B?

正當阿米為媽媽接受而鬆一口氣時,米媽突然提出新的條件,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抱孫」,兩母女又為此開始講數,「最緊要畀個孫我湊,可以借種,但要用你粒卵子,你老婆負責陀仔囉,唔好呃我,養大先知唔係你嘅基因,到時難受死」,阿米只得唯唯諾諾,一心過了海就神仙,到時再見招拆招。
殊不知薑是老的辣,米媽說要得對方答應才安心,不識趣的記者多口建議通過FaceTime可與美國親家見面,米媽當然大呼贊成,阿米則顯得誠惶誠恐。
視像電話撥通後,米媽老實不客氣,劈頭一句就試探親家奶奶會否善待阿米,「阿米話你叫佢哋結婚,係咪真係咁開通先呀?Elly爸爸知道未?」貌似蘇杏璇的Elly媽也不是省油的燈,滋油淡定拆招,「咁個人自由,唔傷害其他人,冇問題喎,個女鍾意就得。佢爸爸估到,但未正式同佢講,應該唔反對」。
直路入正題,米媽開口叫Elly親自為阿米懷孕,不能假手於人,Elly皺皺眉說「到時睇環境」,想輕輕把話題支開,米媽卻不輕易放過,繼續連番追問,Elly媽忍不住插嘴幫女兒解圍,「不如等阿米生啦」,氣氛頓時變得僵硬,阿米也嚇得整個人彈起說,「都係Elly生,成件事真crazy」。
話題再轉,米媽問及未來新抱長大經歷,當聽說Elly曾經跟男孩子拍拖,氣氛又再緊張起來,「你以前同過男仔,將來會唔會又鍾意番男仔㗎?」面對未來奶奶質問,Elly斬釘截鐵回答,問題不涉及性取向,「你講嘅係外遇問題,任何夫婦都會遇到」。

15國家容許同性婚姻

說着說着,米媽忽然挺直腰,瞪大眼說:「我係咪要改口叫阿仔呢,呢個係我個女,嗰個又係我新抱,好亂呀」,詎料阿米厲聲反對,「唔得,叫我阿仔好奇怪!」米媽想努力融入女兒的世界,但倉卒之間不知如何處理,結果弄得大家都很尷尬。在一片混亂聲中,首次視像提親會議就此結束。
對於米媽會否去美國做證婚人,兩家還未有機會達成共識,最後米媽以簽證麻煩為由,決定不去美國觀禮。看來爭取一紙婚書只是開始,阿米和Elly婚後的路仍是荊棘滿途。
女同學社幹事鍾智灝表示,現時有15個國家容許同性註冊結婚,隨着越來越多國家承認同性婚姻,本港多了同性戀者計劃結婚,「以前覺得唔係自己嘅事,両家憧憬大啲」。他指家庭壓力仍然是主要阻力,建議同性戀者與家人要多開心見誠溝通,「好似稱呼,有共識就ok。收埋問題只會加深誤會」。

你想爆?幫你爆!
熱線電話:2990 7225
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131 4511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