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曾經寫過,美、歐經濟轉勢將令資金流向大轉變,從新興市場回流至發達國家,並導致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星期二亞洲包括香港股市,匯市地震,恒生指數大跌500點就是最好例子。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這樣的調整是局部、短暫的,還是真正轉勢,還是將有一場類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災難即將來臨。
先說一點經濟大形勢。2008年金融海嘯後歐、美發達經濟體一直處於捱打狀態,危機一個接一個,倒是新興經濟體特別是金磚四國(中、印、巴西、俄羅斯)順風順水,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但自2013年夏天以來,美國的復蘇固然加快,歐洲這個病夫同樣有起色,債息明顯下跌,經濟則恢復擴張。以第二季度為例,德國、法國的工業生產已擺脫收縮局面,連帶整個歐洲也從谷底反彈。相反,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顯著放緩,中國(圖)只有百分七,印度跌至百分之五以下,巴西更是惡性通脹跟收縮一起來。要知道資金都是「寧買當頭起」的,當歐、美經濟從低位反彈,她們便再次成為吸金大戶,原來泊在新興市場的大筆資金肯定回流到歐美。在大規模資金轉向下,金融市場怎可能不像過山車那樣起伏不定呢?
也許,新興市場還不至出現1997、1998年的大風暴。一方面是各國吸取過當年教訓後,近十年來積極壯大外匯儲備,印度、俄羅斯就有過千億元儲備,印尼、泰國儲備比1997年時稍好一點。另一方面,歐美仍處於復蘇初階段,央行的寬鬆政策仍然持續,利率不致大幅抽高。不過,假若撤資速度加快,加上貨幣貶值,新興經濟所受的壓力可能驟然增加,殺政府及市場一個措手不及。風暴或許未殺到,但新興市場至少該掛一號風球了。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