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中央企業的盈利能力今年頗受市場關注。央企管家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坦言需求偏弱與產能過剩的矛盾仍未明顯緩解,部份行業一段時期內難以擺脫增產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黃淑和接受新華社訪問時稱,上半年國資委重點監測的中央企業生產經營指標中,80%以上的指標實現同比增長,65%的指標增速快於上年同期。但黃淑和同時表示,下半年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和不可預期的風險仍然不少,面臨「三重挑戰」。
需求偏弱 產能過剩
第一重不可抗拒挑戰是內地經濟持續穩定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偏弱與產能過剩的矛盾仍未明顯緩解。未能過首關央企亦不少,據黃淑和透露,煤炭、有色金屬、鋼鐵、水運、機械製造、造船等企業多陷於產能嚴重過剩格局,在一段時期內很難擺脫增產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少數虧損企業可能處於困難長期化。
另兩重挑戰一是來自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一是來自央企自身,存在着企業發展不夠平衡、發展方式比較粗放、治理機制不夠健全、管理不夠精細、經營效率不夠高、歷史包袱比較重等方面的問題。
黃淑和舉例,上半年中央企業成本費用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達到95.6%,繼續處於歷史高位;在傳統成本優勢削弱的情況下,又面臨產業鏈高端向發達國家回流、產業鏈中低端向更低收入國家轉移的雙重擠壓,技術、標準、品牌等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完全形成。
而且,存貨和應收賬款佔到了企業流動資產的近半,利息支出接近利潤總額的三分之一,企業「失血」嚴重;部份企業投資規模過大,偏離主業或產業鏈過度延伸,低效無效資產的規模明顯偏大。
至於上日公佈的國企利潤資料顯示,1至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2,95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央企的利潤增速遠高於均值,達14.9%。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