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暖化對健康的威脅逐步浮現。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當夏季每日平均溫度上升至攝氏29度時,每再升溫1℃,入院率就增加4.5%,比率遠高於在寒冷天氣時,每降1℃入院率只增加1.4%。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及意外受傷個案最受室外溫度上升影響,入院者又以兒童及年輕人為主。
記者:鍾麗霞
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一項研究,分析1998年至2009年間,從天文台、環境保護署及醫管局取得的氣候(包括室外溫度、相對濕度、風速等)、室外空氣質素及入院數據,比較氣候變化與公立醫院的入院率關係。結果發現每日平均氣溫上升至29℃是臨界點,其後每上升1℃,入院比率會上升4.5%。
呼吸系統疾病中的哮喘、支氣管炎及肺部疾病,傳染性疾病中的腹瀉及肺炎,以及意外受傷,受溫度上升影響需住院的個案增加較明顯。有關研究的詳細結果已在《世界衞生組織公報》中刊登。
年輕人不慣避暑易中招
研究顯示0至56歲較年輕組別,易在高溫中因呼吸系統疾病入院,而兒童及長者則多於冬季降溫時才入院率增加。
負責研究的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陳英凝估計,與年輕人在炎夏仍然活躍,長者則多留在室內避暑有關,顯示普遍人對由酷熱天氣引發的疾病認識不足,當局有需要加強有關宣傳。
油尖旺醫院應做好準備
根據天文台預測,2050至2059年間的酷熱天氣日數可能比現時高九倍。她表示,研究期內11年的天氣數據顯示,平均氣溫可以達到29℃或以上的日子,其實每年只有約十多天,但隨着天氣暖化加劇,隨時數十年後,可導致入院率上升的炎熱天氣日數會大增,建議政府需及早進行研究,提升醫療系統及公眾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
「每升1℃增加入院率4.5%,隨時講緊每日全香港要用多過百張病床,尤其好受熱島效應影響嘅油尖旺呢啲地區,更加要做好準備,應付因為天氣熱突然增加嘅入院病人」。
陳英凝指出,市民受熱浪影響患病,一般不會在最熱的數天入院,病發有「滯後」情況,建議公立醫院需在炎熱天氣期間安排好人手及資源,以應付服務量上升;當局也需增加避暑中心等設施配合。
相戀54年!倪匡向全世界說:「到現在這麼多年,還是這麼深愛太太!」
你都想分享一點甜蜜?立即重溫今周《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