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余卓文被迫封刀。據悉,高層主要基於一個審核報告,指余卓文2011年上半年,通波仔手術死亡率達8.3%,及於11宗手術出現併發症,但部門內另一名醫生只有2.8%。管理層認為余手術的死亡率及併發症高而將他封刀。有資深公立醫院醫生表示,今次是醫院管理局首次長時間禁止一名醫生做手術。
醫管局無明確降職機制
據悉,令余卓文被封刀的審核報告,收集余與部門內醫生的通波仔手術成效。報告收集余2011年上半年,進行逾百宗通波仔手術情況,指手術死亡率8.3%,手術後心肌梗塞率3.7%;但另一名醫生的手術死亡率只有2.8%,手術後心肌梗塞率零。余的手術後血管栓塞率也較高。
余被指過去三年有11宗手術出現併發症,當中4宗死亡。余曾要求醫院提供報告的數據供他參考但不果。據悉,余自辯時提供的數據指自己於同一時段手術後30日死亡率是零,較威院整體及英國低;並指該11宗手術,部份病人的併發症與通波仔無關。
有資深公院醫生表示,醫管局沒恒常機制評核醫生手術表現,只是部門內會因應個別出現併發症等病例,開會研究。醫院只會一年一次為醫生進行員工發展評核(SDR),評核整體表現。「醫管局升職有機制,但降職一向冇機制」。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示,醫管局沒有明確機制,指明醫生手術成效有問題會如何處理;只是一般人事程序中泛指員工若表現不好,有不同方法跟進,如口頭警告,最嚴重為解僱。梁指,若投訴明顯指醫生有問題,如精神失常,則局方應即時暫停其做手術;但若投訴只有初步數據,局方應先調查,尤其是涉及手術成效,要行內專家才能判斷,「醫管局一年收初步投訴數百個,個個醫生都停職好唔掂」。他從未聽聞有醫生被禁做手術逾半年。
據悉,余卓文已將事件交由律師處理。大律師陸偉雄表示,若市民對政府或公營機構決定不滿,而自己受該決定影響,可提出司法覆核。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